布衣皇帝朱元璋一生历经传奇,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可谓层出不穷。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朱元璋在民间的流传度、谈论度可以说是最高的。
17岁那年已经当了和尚的朱元璋,被通知去云游化缘以解寺院饥荒。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等地,兜兜转转许多地方。
云游过程中,朱元璋也听到了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他也盼望着“明王”早日来到世间,拯救普罗大众,自己也好过上安稳的日子。
那时的朱元璋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救世之明王”原来就是自己这个云游四方随处化缘的小和尚啊!
朱元璋从小没怎么读过书,所以文化水平真的不高。但民间有传说,他“一梦通《五经》”。一觉醒来,自己成了高级知识分子了。
据说第二天,朱元璋坐上龙霄宝殿,面南背北,禁不住诗兴大发。面对满朝文武,说作了一首诗,给大家听一听。
文武大臣一听,面面相觑,心里却都在想啊:“哎呀,不对呀,这半文盲皇帝,怎么着,要吟诗答对了。”心里想是想,可是脸上谁也不敢有半点表示。
只听朱元璋说:“咱家这个诗题目就叫《金鸡报晓》”。
大家都装作聚精会神的样子,但心里根本不当一回事。
端坐龙座的的朱元璋开始吟诗了,第一句是:
鸡叫一声撅一撅
大臣们一听,心里突然一乐。那得强忍不笑啊,谁也不敢笑出声?笑点低的几个赶紧捂住嘴。心里说:“文盲就是文盲啊!”
朱元璋接着吟出了第二句:
鸡叫两声撅两撅
这一次大家再也忍不住了,哄堂大笑。
但朱元璋见状却并不以为意,见大家笑够了,大殿里安静了,仍然很淡定地吟出了最后两句: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这时候朱元璋面带笑意,目光炯炯地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们。
只见大家一个个呆若木鸡,显现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大殿里寂静得可怕,好像蜘蛛放个屁都能听得见。
朱元璋见过了老长时间大家都没反应,心里还纳闷呢,到底怎么么样啊?忍不住问群臣:
“众家爱卿,说说咱家的诗如何呀?”
大殿里突然一片掌声响起。“好!太好了!太棒了!超过了李杜啦!”
也许,大家正在为刚才的讥笑而后悔不已啊!
第三四句是真把地大家镇住了,一下子就折服了,发自内心地点赞呀!
不愧为帝王气魄。即便李杜再生岂有如此胸襟!
内含包容宇宙之机,暗寓吞吐天地之志。不是帝王,谁又能有如此之气魄?
朱皇帝啊,朱皇帝,我也只能甘拜下风,不得不说一声,“I服了yo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