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界“缘”大熊自留地
浦漾棹歌26 | 《传说》《容颜忘》《葛山》

浦漾棹歌26 | 《传说》《容颜忘》《葛山》

作者: 文生修道 | 来源:发表于2024-05-04 19:47 被阅读0次

        《浦漾棹歌·传说》

          鲍郎新血染征袍,

          凿浦煮盐谁与操。

          东海送灯传干古,

          人间不过一鸿毛。

      注:宋《澉水志》:“有鲍姓者凿浦煮盐,因名其浦,至今俗呼鲍郎浦。”又“按南史载,晋孙恩作乱,海盐令鲍陋遣子追奔,陷没于此。”民间又有“鲍郎送灯台,一去不回来”的传说。鲍郎浦,即今浦漾。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八四:“纱帽笼空剩敝袍,郑家忠孝著清操。淡泉小印朱文古,犹为人间惜凤毛。”(明郑端简父子以忠孝著,端简纱帽笼,廷杖血衣,子孙犹宝藏焉。余近得端简“淡泉”二字牙章,于里中富半痴家。)

      《浦漾棹歌·容颜忘》

          柳映红墙如画图,

          南桥通途人影孤。

          犹记同桌悄细语,

          初见容颜已忘无。

      注:南桥,通利桥俗称,又名张家桥,集镇进通元中学要道,南北横跨秦溪支流,后拆毁填平。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八五:“一卷茶禅高士图,儒衣僧帽伴云孤。瓣香赢得风流语,可有青钱十万无。”(余向藏盛高士宜山《茶烟禅榻图》横卷,後有宜山自题诗,系查宫詹澹远小楷书。宫詹文孙农部禾堂(梦龄)见而乞之,因以割赠。瓣香庵,乃宜山所居,在鸳湖之滨。又宜山跋沈檀原(宗良)《鸳水乡音》云:檀原能为我补入瓣香庵一阕,不惜十万钱与之。)

        《浦漾棹歌·葛山》

          葛岭山尽见坞田,

          黄巢藏兵疑难诠。

          谁言形骸俱脱略,

          只羡少年不羡仙。

      注:葛岭,即葛山,在通元集镇东南。俗传罗浮葛洪在此洗药炼丹,故名。山有三峰,传黄巢曾藏兵于此,故有黄巢弄。

      和《清金粟山人张燕昌鸳鸯湖棹歌》之八六:“野堂写生压石田,弥伽山水得真诠。精意画中谁领略,真传却在采芝仙。”(吾师张徵君瓜田,山水得古人三昧。常言钱观察野堂写生压倒石田。闺秀采芝山人汪亮,瓜田师诗画弟子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浦漾棹歌26 | 《传说》《容颜忘》《葛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ih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