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到本书起到现在读完了前四章,尤其读完学习专注这一节的内容,就瞬间明白了为什么上学时自己明明有很勤奋,很刻苦,很认真的学,为什么每次一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今天我在书上找到答案啦。
总结以下三点:
(1)我在勤奋得重复已经掌握的部分,对真正的困难并没有去攻克;
(2)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
(3)没有正确的方法。
那如何才能深度沉浸?
1、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比如要练琴,可以连着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就可以休息了,而不是练琴要半小时。
2、练习时极度专注。
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
因为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
当我们专注于某事时,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信号,这些信息会奔向我们与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它们连起来,我们可能会找到答案,也可能找不到。这时潜意识的散发模式就会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的和不相关的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变聪明的秘诀是:先保持持续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
好的学习模式: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两件事之间要有非常清晰的界限。界限分明对人的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3)能获得有效反馈。
要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自我精进的重要条件。也可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4)始终在学习的拉伸区。
就是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天才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加大量的练习。
总结:学会自我审视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
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用心拾取前人的智慧,成就自己,造福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