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考试失利,小女便会伤心不已,涕泗横流;每每要参加一项活动,她便会拼尽全力地充分准备,唯恐有破绽;当听到同学对她的负面评价,她便会或是辩解或是情绪深受影响。
小女的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是常见现象,在成年人中也不乏其例。导致这种情况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失败,不能够面对他人的负面评价,追根溯源还是把“自我”看得过重,希望“自我”完美;把他人的“认可”看的过重,过于在意外界的眼光,希望他人理解“自己”,认同“自己”。
小女的这种现象,表现了一把利剑的双刃。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促她拼搏进取,力争上游,不断完善自我;但从“人生”长远角度出发,却是一把足以斩断她“喜乐”前程的断命剑。当下,不乏中学生、大学生以至社会人士因为受挫或是外界、舆论的负面抨击而一蹶不振甚至了断余生的情况。所以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家长做出正确有效的疏导。
首先,和颜悦色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每当小女哭着告诉我她的考试成绩时,我都会和颜悦色地倾听她的诉说。听她说哪一门功课多少分数,听她说哪一门功课考试时一点思路没有,听她说哪一门功课觉得考得还可以,听她说她当时的难过,……认真的倾听孩子的失落与难过,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
其次,愉悦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等孩子诉说、宣泄结束,我会根据她的话及表情,有针对性地与她沟通,我会与她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寻找提升的方法,激励她一点点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始终愉悦地与她交流,告诉她“失利、失败都是正常现象,就像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云变幻”“断臂的维纳斯同样美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愉悦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会帮孩子消解失落感、羞愧感,有利于孩子心态平和的认识“自我”,从而愉悦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我”。
然后,帮助孩子认识自我,遇见“自我”,接纳“不完美的自我”。书籍与好的视频栏目可以比较有效地影响孩子的认知。我会把自己读过适合小女性格的书或是看过的适合她情况的节目推荐给她周末或是假期读或看。如刘墉给孩子的成长书《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这类书籍可以帮助小女认识她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超级演说家”中的一些精彩演讲可以激励她面对挫折,正视现实,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以身示范。凡事要量力而为,能做的尽力去完成,但不必“争强好胜”。重视做事的过程,但不必汲汲于结果;更重要的是无论做什么都要愉悦参与,不抱怨。让孩子在平日的熏染中懂得“只管耕耘,莫问前程”,“为人处世但求心安”;对于他人中肯的评价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于“莫须有的说辞”采取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家长如此行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调整心态,正确的面对竞争、压力与外界的评说。
刘墉说:“我们都渴望长大,但长大就像蛹羽化成蝶一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帮助孩子“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有利于孩子直面挫折与外界的舆论,战胜烦恼,健康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