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还是和上午一样,从后门上山,走到一个平坦处,正是那棵“一体双枝”的桂花树下,两人不约而同地站住了,又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看起月亮来了,月亮不是很圆,却也满是清辉。
香桂说:“你们作家总是把月亮比作圆盘,别说,还是蛮有意思的咧。”
周君实说:“月亮的别称多,像玉兔、玉桂、素娥、玉轮、婵娟、蟾蜍等等,都是。但用得最多的还是玉盘和圆镜。唐朝大诗人李白写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再妙不过了。”
她问:“为什么叫玉兔、玉桂?是因为月亮上面有兔子,有桂花树吗?”
“桂花树、玉兔这些,都是人们对月影的一种揣摩和想象,然后就产生了嫦娥奔月这种神话。毛主席诗词就是根据神话传说,才写出高大的桂花树,雪白的玉兔,吴刚捧酒,嫦娥起舞这样美轮美奂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二人不由得又一次仰视天空,似乎是在寻辨着月中的人形树影。
香桂忽然想到了什么,问:“月老,月老,他是不是也住在月亮上面?”
他解释道:“月老,又叫月下老人,他不住月宫,他在三个地方,一是月下,一是殿下,一是树底。”她身后就是桂花树,不由得低下头,惊叫一声:“树底下?”“当然,这都是传说。要不,我给你讲讲月老的故事?”“好哇,好哇,你晓得的真多呀!”
“说的是唐朝元和二年,杜陵有个叫韦固的书生,到清河去访友。那个朋友约他四更天在龙兴寺会面。等他如约而至时,不见那朋友,却看见了一个须发银白的老翁,坐在寺外的台阶上,倚着一个布袋对月翻书。韦固踅了过去,偷偷地看那老人手中的书,哪知,一个字也不认识。韦固百思不得一解,想自己饱读诗书,怎么成了文盲?老人呵呵一笑,说,这不是人间的凡书,你怎么会认得呢?这是一本婚牍,天下男女的匹配情况,都记录在案。韦固又问,口袋里是什么?老人说,这是红线,这男女一出生,红线就会系在他们脚上。”
香桂还是有脑子,她问:“这男的女的,有出生早,有出生迟的,这红线怎么系呀?”
周君实觉得她问得有趣,随口就答上来,反正这类故事都是人“编”的,他说:“这红线是无形的,先出生的先系,后出生的后系,反正是要把这一对男女系成一对。”他接着讲故事,“那老人又对韦固说,红线一系,铁扳钉钉,不能更改的。日后即便是仇敌之家,贫富悬殊,或美或丑,相距千里,也一定能成的。韦固十分惊奇,忙问老者,你看我的妻子是哪个?老翁不慌不忙,翻开册子,用手一指,说,你的妻子在宋城,那儿有个卖菜的陈婆,她三岁的女儿就是你的夫人。”
香桂见他停了下来,急不可耐:“快说,后来怎么样了?”周君实仍是不紧不慢地说:“韦固当然不信。为此,他还真的跑到宋城找到了那个女娃,一看,鼻涕拉老长,衣衫破旧,可把他气坏了。他冷不防地从背后把那女孩推了一掌,女孩的额碰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一转眼,十三年过去了,韦固三十三岁,仍是孑然一身。此时,他投身相州刺史王泰门下,当了一名参军。王泰见他才学过人,就把女儿许配给他。王女年方二八,貌若天仙,韦固自然是像得了个宝贝,喜欢得不得了。”
“是那个三岁女娃吗?”
“你莫急,听我慢慢讲。婚后,二人自然是恩恩爱爱,鱼水和谐。只是,他夫人眉间总是贴着一朵彩色花纸,即便是同床共枕,也不肯揭开。只有在沐浴时,才小心撕去,沐浴后又换一朵。”
她问:“有什么秘密吗?”
“他夫人这才对他解释,说她襁褓中就父母双亡,是好心的奶妈把她养大。她三岁时,一个外地人推了他一掌,额间碰破一个洞,留下疤痕。后来,她叔叔,也就是王泰,把她领去,当作自己的女儿。这才有了这一段奇缘。韦固听了,喟然长叹,月老之言不谬啊!”
香桂听了,低头不语,好半天,长叹一声:“还不晓得我的红线系在哪个人的脚上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