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必需的能力。它能倒逼自己的思考过程,是种脑锻炼,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更聪明的方法。对于写作而言,一般认为是这样的:首先有一个特别想表达的东西,进而围绕着这个主题构思标题、素材、框架与逻辑。
TOM——我现在口才练习教练,曾对我的一篇文章进行点评,指出写作分三个模块:构思、写作以及修改。
其中构思花费的时间至少也在40%左右,不比写作时间用的少,然后修改可能也要至少花20%的时间。
如果你是边写边想,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该详细刻画,哪里该一笔带过。就像当你骑车出去,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目的地,那你就不知道哪里该快骑,哪里该慢下来仔细欣赏,最终一天下来什么收获也没有。
诚然,这是正确的,这也是非常宝贵的建议。也是对于写文章最普遍的看法。利用这种方法文章想跑偏都不容易。主题一定是端端正正在最核心位置,也会有好的逻辑推理或者说是论述过程。
但是,这个方法论任何人都可以用得上?任何人都能这么轻轻松松规规矩矩的写文吗?
且来分析,这个方法其实存在一个大前提:首先你得有个主题,且能把这个主题想得十分透彻明白,还得有信手沾来的素材。这意味着你是一个十分清楚明白的人,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能掰开了揉碎了想出一个1234所以然,进而还得有足够的输入——阅读,甚至是优质的输入——阅读过后的反思,要不然素材天上来,或者说你对自己的个人经历比较敏感、经常进行反思,你可以用自己的故事作为素材。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做到的么? 构思其实是写文章最难的一部分,构思完了,剩下的就可以交给机械的操作——敲敲键盘。其实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经历平淡,很少反思,平时读书少,分析更少,真不一定办得到。我认为,不一定要把构思放在第一步。
条条大路通罗马,写作也不定只有这条大路才能通达,才能写出一篇精美的文章。我想构思和写作可以同时进行、甚至写作先行一步。在我写文章的过程中,写作和构思其实是分不开的,可谓水乳交融。
确定主题就像苍蝇模式,思绪到处乱飞,等找到了那个感觉有点意思,能说几句的话题,这算找到方向,可以转换成蜜蜂模式。这时候我往往是提笔就写,在写的过程中,才慢慢有思路,我很难在那想,想着想着想出框架。动手写得时候,写着写着才开始知道了要具体表达些什么,该怎么表达,边写边改边构思,等你把文字慢慢的写出来的时候,那些文字就像长了触角似的,开始链接到其他地方,滋生出新的思路,有的时候写着写着主题都有可能给不知不觉的换了,忙到最后你脑袋里都是个混沌状态。有的时候洋洋洒洒写出个4000-5000字,以为自己写了一篇棒极了的文章,过几天来看觉得差极了,完全不知所云。有的时候好不容易憋出个1000字,就觉得灯尽油枯,再也难下笔,静下来来看,又是柳暗花明。
其实一开始写不好又怎样,这本来也是个以写促思的过程。与其在那苦哈哈的想最难的那部分——构思,这个十分痛苦焦虑的过程,不如先动手写起来再说。写作的精髓应该是改,等你把这一箩筐东西给造出来,你再去根据要表达的主题删删改改,去修补去润色。扔掉那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打磨要重点刻画的细节,甚至去调整句段之间关系,去调整逻辑框架。骑车去看风景,很多时候都是陌生的风景,你根本不知道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只能走走停停先看完了,留个印象,回过头来再去细细品酌体验一番。
写作的过程中,你可以先有一个逻辑框架,没有也无所谓。其中的原因不为别的,只为了省些时间。千万别以为逻辑框架是一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只是一个叙述模型。从初中到现在我写文只用了一个模型,我叫它“总分总”——点出话题先,找个几个故事论证话题,最后评论一番。这之间你要注意话题相关性,就像一个数学证明题,去证明这个东西为何是这样的。写作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你把你的认知,给清楚的阐述明白,这之间的素材的作用是进一步证明主题。这也是我多年以来的套路。仔细分析其他人的文章,你会发现其实模型这个东西差别不大,模型只是让你的调理清楚的框架,你也别轻易创新,写着写着可能这事你就阐述不清楚。
其实写文章从来不是规定要怎么写,这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捋思路的过程。思路清晰当然好,就不用这么折磨——写写改改。思路不清楚也没关系,慢慢的脑锻炼,到最后你总能达到先构思再写的“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