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首诗描绘的是梅花,清雅相逸的形态。
江疏影,不仅名字暗合着这首诗,而且在她的身上,她的性格也颇有一些梅花不畏严寒的倔犟的劲。
江疏影说自己记忆最深刻的那一天是自己选择出国留学的那一天。自己当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戏剧学院表演系的,但是毕业之后,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立刻就选择去出国留学了。
她坦言自己当年有一个梦吧,就是留学的梦想,当时自己叛逆,身边的朋友反对的声音特别的多。有一个朋友就说:你上戏毕业了,他说你就应该去拍戏去,你去英国读书干嘛呀?你英语行吗?她觉得她自己想走属于她江疏影的路,这条路没有错误和正确,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
整个申请出国留学的过程也是很艰难,当时从语言开始学起,从ABCD开始学,别人可能只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在英国就可以获得MA,但是对于自己而言,花了两年半的时间。
她说自己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时候,跟自己想象的区别特别大,没有办法预料到的那种孤独感、无助感,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亲戚在那边。以前幻想着英国大草坪呢?天天下雨的英国呢?那不是草坪那是泥。更多的是要克服心理上那种难以逾越的寂寞无助的感觉。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唯一的作品,是南北战争期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作者她内心实际上是有矛盾的,就是说人类文明的发展,究竟是不是件好事,原来的那种乡村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那么战争来了以后,一切都改变了。
结果本身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惨烈。
江疏影说:谨以此篇献给那些并不想索然无味过一生的自己和你们。
你再也不爱我了?
是这样。
可是----可是我爱你呢。她固执地说,好像是个孩子,她依然觉得只要说出自己的期望就能实现那个希望似的。
“那就是你的不幸了。”她急忙抬起头来,看看这句话背后有没有玩笑的意味,但是没有。
她默默地望着他上楼,感到嗓子里痛得厉害,仿佛要窒息了。随着楼上穿堂里他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她觉得这世界上对她关系重大的最后一个人也不复存在了。
此刻她心里是一片恍恍惚惚的麻木,她依据曾经的经验懂得,这种麻木会很快变为剧痛。就像肌肉被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突然切开时,最初一刹那是没有感觉的,接着才开始剧痛起来。“我现在不去想它”。她唯一需要的是有个歇息的空间来熬受痛苦。她一想到塔拉就似乎有一只温柔而冷静的手在悄悄抚摸她的心似的。她感觉得到乡下黄昏时的宁静气氛像祝祷时的幸福感一样笼罩在她的周围,感觉得到落在广袤的绿白相映的棉花田里的露水,看得见跌宕起伏的丘陵上那些赤裸的红土地和郁郁葱葱的松树。
她从这幅图景中受到了鼓舞,内心隐隐地感到宽慰,因此心头的痛苦和悔恨也减轻了一些。
她具有她的家族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即使失败就摆在眼前,如今就凭这种精神,她把下巴高高翘起。
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