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熟”
20210901
如同其他的汉语词汇一样,“熟”是一个模糊、且不确定的概念,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境里,“熟”可以用很宽泛、很模糊的含义。
首先看典籍里的注释,比如字典、词典,可以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只是罗列出了一些含义和用法,读起来一头雾水,这就给使用和理解造成困扰。
可以说,“熟”具体多面性,可以渗透到各个场合和领域,不妨也罗列几个方面,以之说明。
1。全领域渗透
如果以二元论思维来考虑,“熟”即涉及物质,也涉及精神。“葡萄熟了”里的熟,说的是物质;“李四成熟了”的熟,说的是精神和思想。
2。全领域覆盖
既可以描述生命的物质,也可以描述无生命的物质。“苹果熟了”,说的是有生命,“牛排要三分熟的”,说的是无生命的。
3。全领域参与
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可以有“熟”的身影。
这样看来,“熟”是不是有些飘忽而不好琢磨呢,而我以为,这些都没有揭示“熟”的本质,如果我来给“熟”下一个定义的话,其中至少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时间和过程,“熟”是结果。
这里过程一词用的不好,但是暂时没有想好更准确的,权且替用。比如用照相做类比,正确的曝光,是光圈和快门的常数,光圈是量,快门是时间。时间长了,就过了,时间短了,就欠了,出来的结果都不好。同样的炒菜也是一样,对应的是火力和火候,火候也是时间的概念。爆炒是大火力短时间,煲汤是小火力长时间。这里面都有“熟”的成分。
不止于此,“熟”在描述植物的时候,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假定植物的果实都是用来食用的,对于不同的方式,对于熟的判定是有差别的。植物果实以原始形态食用和以制成品形态食用,对于“熟”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嫩苞米食用起来会有好的感觉,但是嫩苞米却无法用来制成面粉。如此说来,“熟”是一个过程,不同阶段对于于不同的食用方式。
前面的说明中刻意强调了是对于植物,有意的回避了动物,是因为动物情况比较复杂,实在是难以思考,索性还是不说为妙。植物果实的“熟”,是新生的开始,动物的熟又是什么,熟的结果是什么,不好思想了。
前面所有的文字是想要说明“熟”的事情,然而仅仅在目前的角度和立场上,似乎永远也不会有明确的结果,因为所有关于“熟”的文字,都是用人的思维,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待这个事情的,因此,这样的思考是自私的,片面的,不准确,甚至是不正确的。
其实,熟,是有界定的,是有原则的,即便是在人的认知中,也是有所体现的。
“瓜熟蒂落”的熟,与“葡萄熟了”的熟,其描述与表达的,应该不是一个意思,“瓜熟蒂落”的熟,是一种公正客观的对自然的描述,应该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熟”,更是一种“熟”的本意,而“葡萄熟了”的熟,则是一种带有人类主观情绪的熟,更多的是主观的,而非自然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没有区分“孰”与“熟”的使用,是因为两个字可以通假。
说到这里,好像也没有说明白到底什么是“熟”,也只能到这了,熟与不熟,只能自己去体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