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执导的很多影片都以女性角色为主,《金陵十三钗》也不例外。
这部上映于2011年的抗战题材电影,拼的是大场面加大情怀。讲述的是六朝古都南京,被日军攻陷,教会学校的十几个女生,被李教官等人护送到教堂,后又遭受日军围攻凌辱,险些被送入日本兵营的故事。幸运的是,原本与学生不睦的那些风尘女子答应舍身替代,学生们最终在神父米勒的护送下得以逃脱。
这原本是出女人戏,可很多关键环节上,要是没有那些男同胞的挺身而出,穿针引线,恐怕故事的走向又会多出很多波折。
正所谓,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来衬。这些女子,无论柔弱,还是刚强,都因为有了那些热血男儿的保护,才能在战乱间依旧闪着光。
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的李教官,在十几名战友相继离世之后,依然牢记保护女学生的使命,不惧敌人围攻,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危难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靠着精准的枪法和精心的布局,迷惑了敌人的视线,干死了许多日本兵。最终,因寡不敌众,只好奋力一搏,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陈乔治,作为前神父收养的孤儿,一直生活在保护之下,性格懦弱,可即便如此,在紧要关头,他还是愿意戴上假发,冒充女学生,去奔赴一场必死无疑的战斗。
书娟的父亲孟先生,身负汉奸骂名,在关键时刻,仍旧不能背弃骨肉亲情。
而这当中最特别的,要数半路出家的神父米勒。
米勒作为几个主要人物中前后反差最大的一个,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一件事:人性的善恶,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人心也会随之变化。
这家伙刚一出场的人设是这样的:长发、大胡子、酗酒、跟玉墨她们各种撩,开各种大尺度的玩笑,就连眼神也是色眯眯的,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可以说,从装束到谈吐,举手投足都透着“放荡”两个字。
他不是中国人,更不是日本人,是个局外人,发生在教堂的一切原本与他无关。他来这里的目的是收敛前神父的尸体,作为一个登徒子,为了钱冒着战火完成任务,顺便还能占占那些风尘女子的便宜,也算不虚此行。可若是再想让他做点别的什么,恐怕是痴人说梦!
对于他,观众心里是有预判的,完成任务,然后大摇大摆的走出城门扬长而去,从此成为那些学生和风尘女子生命中的过客。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何况情势危急,自保是再理智不过的选择了。
可就是他这样一个人,在日军企图伤害女学生的时候,举起一面大旗,挡在她们身前,对日本兵发出拷问般的怒吼:你们这样做对得起良心吗?我是神父,请不要伤害她们!她们还是孩子!
也是他,在关键时刻帮助风尘女子们和陈乔治化妆,乔装成女学生,顺利骗过日本兵,帮助女学生顺利出城。
做这些事,他不是没有犹豫过,也不是不知道后果,可他还是那样做了。
为什么?
可能有人会说,米勒最终同意帮助风尘女子们替代女学生奔赴日本兵营,是因为他喜欢玉墨,他爱玉墨,他想通过自己的行为获得玉墨的芳心,他甚至还在行动前,真正得到了玉墨。
可是,玉墨是什么人?十几岁就在风月场上厮混,什么样的男人没见过?什么样的甜言蜜语没听过?愿意为她牺牲的人也必定不在少数。何况,逢场作戏这种事,本就在风月场上司空见惯,战乱时期,前路未卜,生死有命,玉墨给不了米勒任何承诺。
至于米勒本人,若真的只求自保,一夜情怎么抵得过性命攸关?就算那些妓女是做了伪装,足够贴近女学生的气质,可凡事总有万一,事情一旦败露,别的先不说,他自己的小命肯定是保不住了。
面对书娟的父亲,他不愿意恶言相向,他倾听,他帮忙合上他死后仍旧瞪大的双眼。他甚至明白他的心存善意,对书娟说:他的父亲是个好人。
那些瞬间,让人觉得他的身上闪着光,他就像个真正的神父一样。
所以,我愿意相信,米勒的本质不坏,他是一点一点走向了良善。就像他跟玉墨说的那样,他的很多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做出那些事。
作为一个局外人,米勒或许没有白求恩那么伟大,只求付出,不图回报,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可他却用行动拯救着自己和身边的人,为灵魂摆渡,为心灵救赎。他无愧于神父的称号,他因那些美好的转变而血肉丰满,他在战乱中成长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正义与人道主义的化身。
假如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侠肝义胆,那么李教官当仁不让;假如还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乘势而上,那米勒一定位列其中。都说时势造英雄,其实,米勒未必是英雄,比起那些冲锋陷阵、扛枪打仗的士兵,他或许没有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战斗技能,但作为一名后方的“战士”,他心存善念已经足够。何况,从开始到最后,他的形象从来都不高大,他的逐步转变让这个人物更真实,更接地气,也更加鲜活。
影片结尾,没有像原著那样谈到多年后的审判场景,而是在米勒送走女学生们之后戛然而止,给人留有遐想的空间。站在米勒身后,我们发现:多年后,战争总会结束,英雄和美人也总有迟暮,可良善之心却能永久传承,不幻不灭,发光发热。
驿路奇奇,偶开脑洞,乐交同好。珍爱写作,坚持原创,愿笔下的文字开出花来,为你种下一个温暖的梦。微信公众号:驿路198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