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晋惠公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的兄弟晋文公重耳应该知名度很高。今天我想说的就是晋文公的前前任晋惠公的事。
当年晋惠公同志借助秦穆公的鼎力支持从流亡国外的破落户摇身一变成为晋国的国君,在上位之前曾许诺给秦国河西的大片土地作为报答,但是一回国就立马反悔,所谓“地者先君之地,何以擅许秦?”,这话听着没毛病,似乎还挺给祖宗长脸。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也不屑干这种乘火打劫的事,所以护送回国这事也就算友情赞助不了了之了。
但是山不转水转啊,晋惠公又遇到了难事需要秦国帮忙。在他在位的第四年国内发生饥荒,于是向秦国乞求购买粮食,秦穆公也确实大度不计前嫌,一句“救灾恤邻,国之道也”就排除异议,源源不断的将粮食运到了晋国。按照常理推断,这下晋惠公应该对秦国的感激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才对(我这么认为)。但是很快发生了一件考验两国关系的事件,秦国在紧接着的一年也发生了饥荒(搞不好是前一年接济晋国的粮食给多了),于是秦国马上想到了去晋国求粮,晋惠公也算是个人物,不但不帮忙还听信谋臣的建议,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于是派军攻打秦国。
秦穆公一看,晋惠公这小子圣贤书白读了,“德”、“礼”在他这就真是行不通啊,于是一怒之下派兵攻打晋国并最终俘虏了晋惠公。
晋惠公的大夫庆郑对以上事件的评价是“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即:背弃恩惠,就会失去亲人;幸灾乐祸,就是不仁;贪图所爱,就是不祥;激怒邻国,就是不义。虽然晋惠公在做以上决策时也确实犹豫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背弃道义,他以“皮之不存,毛将安傅”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认为如果我把国土割让了,或者粮食援助了秦国,那我就变得弱小、没有安全感了,那我还要所谓的信义有什么用。
虽然以上故事是针对治国而言的,但是同样适用于修身。生活在现代社会里,虽然科技越来越发达,但是道义的缺失,西方速食文化的冲击,使得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的做法更加受到追捧,而不注重做事过程中对信义的坚守。有人可能会问:信义到底指什么?其实我自己也很疑惑,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大家在以后行为处事时不妨一试:“无始祸,无怙乱,无重怒”,即不要做发起事端的那个人,不要乘人之危做落井下石的事,与别人有恩怨时不要做会加重别人愤恨的事。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