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现在孩子的需求》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现在孩子的需求》

作者: 孟亚琳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23:56 被阅读0次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现在孩子的需求》

    在接触青春期孩子行为偏差的个案中,看着坐在咨询室里充满焦虑、担心、无力和疑惑的父母,他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我努力给他最好的物质条件,供他上好的学校,最后孩子却成了这样的状态?我们小时候生活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好好的成长、努力的生活,而他们却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拒绝沟通甚至不想上学,严重到会伤害自己.破坏环境…

    是啊,父母为什么会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行为偏差、抑郁.叛逆?青少年犯罪率和自杀率越来越高?这个是我们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回想起出生在70.80年代的我们,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那时候一年吃不上几次肉,穿不上两套新衣服,更谈不上什么零食.零花钱…在那样物质匮乏的年代,看着辛苦的父母终日里为了生计和我们的学费而愁苦劳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就早已埋下了目标和信念:“好好学习,长大了要努力挣钱拯救父母,让我们都远离贫苦的生活!

      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对精神的需求是次要的,我们和我们的父辈以及他们的父辈都不同程度的处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底层的需求:生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上一代.上上一代比我们更加严重,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很大的奇迹了!

      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里,我们实现并创造了我们理想中物质富足的生活环境,从这一方面来讲,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是伴着财富出生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配备了更高规格的待遇,但同时他们也是不幸的,他们对精神的文明的需求,对父母心理层面的要求却高出了我们许多,不管父母的心理状态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孩子都迫切的需要心理营养的补给!

    伴着物质文明出生的孩子,理解不了在贫困中长大的父母的心理感受:不被爱,不配得,不自信,深深的匮乏和不安全感,这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还残留着那时的感受记忆:怀疑伴侣不再爱自己,不被老板.上司.同事重视.关注等,有了好工作好的收入仍不自信,内在的匮乏感(明明有房有车,挣到了很多钱也还是不满足,不快乐,没有安全感)等这些都是内在心理的营养不足。

    现在的孩子他们的起点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进化到了更高的层次级别:爱.归属感和尊重的精神需求,但是我们没有察觉到!实际上这也是我们未被满足的需求和迫切要成长的地方!

    可想而知当我们的内心也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再面对嗷嗷待哺的我们的孩子时,那种无力,无助.焦虑.怎么也给不出高质量的爱和陪伴的感觉是多么糟糕……

    看不懂孩子的需求,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因为我们还处在内心匮乏的状态下,还停留在不断的从物质上满足自己满足孩子的意识状态里,相互不理解代沟也就出现了!

    站在父母的位置上:我给了你我以为你需要的!

    站在孩子的立场: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你不懂我!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理.精神层面的爱、理解和尊重。他们是未来要实现自我,活出天赋才华和使命感的一群更高能量的灵魂!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有问题出现,有需求未被满足时,那就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需要成长和改变的地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现在孩子的需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jxi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