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的末尾,明天即将迎来新的一年。
这一年,自己做了件很冒险的事儿,就是写作了。
我相信未来的我,来看以前写的文章,会感觉特别傻和幼稚。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翻以前的日记,才发觉自己曾那么傻过啊。
写作,往往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周国平说,当一个少年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意识到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了。他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它们曾经存在的确凿证据。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不过是一个改不掉写日记的习惯的人罢了,他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件特别冒险的事,相当于把自己的日记给公开了。你写的文章都代表你的观点和思想。言多必失;作家莫言,他的笔名真是意味深长。我们经常开口说话,却不懂得适时闭嘴。
以前自己偷偷地写文章;有写得很烂的,也有特别自得和满意的。可从来没有勇气发表的,更别说分享了。
写作,是完完全全为自己的;不是为名声,也不是为特定的读者。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自己心安;是很好的一种与自己交流的方式且可以安神。
它对我来说,是为了记录,而不是一种创造。不是去影响别人或试图说服他人,只是为了安顿好自己。
很喜欢巴金曾说的一句话:"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自己写的东西有人愿意看,便感觉很幸福了。
写文章,就意味着敞开心扉,发表出来,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你的想法了。当有人回应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也有世上的某些人是懂得的,终于明白,我并不是一个独特的我,我只是“我们”中模糊的某个罢了。
这是胆小的我做得最冒险的一件事儿。
天寒地冻:写作安神,阅读取暖阅读,是先于写作的。阅读是吸收,而写作是倾吐。梁启超虽说,书宜读杂,业宜精钻。可自己还是任着性子,只读自己喜欢的,实在是读不下去的书,我从不勉强自己读下去,哪怕大家都说它好。还有,我从不排斥碎片化阅读,也不迷恋纸质书。相信科技,也相信人性;爱看书的,纸质书、电子书他都会看。不爱看的,那就是不看,纸的电子的都不会怎么看。
囫囵吞枣式的、细细研读式的、随性选择式的读书,我都有过。看了也就忘了,所以千万别考我。自己找自己喜欢的,不去看别人推荐的书单。我想,世上任何书籍都不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但它们能让我悄悄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风吹进窗,纱帘摇啊摇,瘫在椅子上面想,就着这小风看会儿自己喜欢的书,人生就已经很圆满了。
读书之于我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会发现凭借着自身阅读构建起的小宇宙,能以体恤式的温柔,消解我那些小烦恼。
天寒地冻:写作安神,阅读取暖惬意时读书,无聊时读书,迷惑烦恼时便也读书。我发现,我是真的喜欢看书的。
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人间有味之事,诗,歌,哲学,电影电视;看夕阳秋河,听雨闻香,吃不求饱的糕点,喝不求解渴的茶……虽然无用,却都是生活中所必要的,这样,人才活得有滋有味啊。
写作安神,阅读取暖。特怕公众号推荐什么写作速成班之类的,写作是自然而发的,没什么技巧,也特怕教你什么多少条职场规则,多少条处事之道这类名字的书籍;个人以为,很多东西,技巧太多了,就不自然诚心了。
比起变为城堡啊,我更想做建城堡的人。我也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有天分,那么我就一万分努力好了。
天寒地冻:写作安神,阅读取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