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因为”这个词会关上对话,就跟我们小时候一样,“我能吃口香糖吗?”“不能!”“为什么?”“因为......!”
很明显,“为什么-因为“式的问题和反应收窄了选择的范围,压抑了探索不同选择的能力。
来源:《被赋能的高效对话》P40
【个人体验】
探索一件事的深度,学了去问为什么?
一个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可以再接着去问为什么?据说连着问3-5个就能找到事情的本源。
自从学会了这个3W或者5W技能后,自己一直洋洋自得,感觉自己有深度了,什么事情似乎都不能禁得住我我的剖根究底。
可是,可是呢?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去使用时,似乎又有一些怪怪的感觉。被我问到为什么的人,感觉好像上了一个保护套,回答我的问题时非常的警觉。
咦?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吗?
在学习教练的过程中,在看这本玛丽莲老太太的《被赋能的高效对话》里,似乎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因为“是会关闭对话的,并不能产生转化式的对话,主要原因是对方会不由自主地启动自我保护,和对已经发生问题的合理解释。
【行为指引】
那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呢?
当想从过去的情景中获取反馈,不要用”为什么“而要用”如何“来开头。
比如:
-这种情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
-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并向前发展?
-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我们如何跨越它?
-我们如何在下次做的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