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犹记得,《阳光灿烂的日子》开篇的独白:
“我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夏天,炎热的气候使人们裸露的更多,也更难掩饰心中的欲望。”
今年夏天,枪声响,火车来,四年一剑,姜文带着《邪不压正》又回来了。
人说,姜文有的电影虎虎生风,有的电影一日千里,有的电影恍如隔世,有的电影步子大了扯着蛋。
那么,《邪不压正》呢?
用姜文自己的话说:我就为了吃口醋,才做的这一桌饺子。
你让一个为吃口醋,做一桌饺子这样讲究的一个人,去拍一部家长里短、你情我侬的通俗电影,那还是姜文做的菜吗?
对于那些经常光顾“深夜食堂”的人来说,即使老板不太爱说话,但能把一个看上去简单地饺子馅,调理出完全不一样的味道,依然能叫他吃得热泪盈眶。
可是,对于接受不了怪味饺子馅的人来说,你又不给点蒜泥、辣油·、酱油什么的调料,就给点醋,终会有人大声叫嚷~不好吃。
只能说,口碑两极的《邪不压正》----“很挑观众”。
你要问我看完电影的感觉,就两字: 享受!
简单粗暴地享受!
这是即使姜文的电影全部看过,依然带着一张白纸的心态,清空过往所熟知的那个姜文,单纯地去看,所接受到的。
想要get到姜文的电影,只需走进一个风格鲜明的非常规导演,进入到独属于他的疯魔、癫狂地世界即可。
就这么简单。
二.
《邪不压正》故事相对简单。
15年前,师兄朱潜龙(廖凡 )勾结日寇根本一郎,杀害师父满门,李天然(彭于晏)侥幸逃脱.
15年后,朱潜龙已晋升为北平城警察局局长,前朝武人蓝青峰(姜文 饰)游走两边,暗自布局 , 以李天然养父亨德勒的名义 , 把他召回国执行秘密任务,二人一场“硬碰硬”的激战风雨欲来。
终于,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之前,北平城的“至暗时刻”, 自美归国的特工李天然,在国难之时,涤荡重重阴谋,并用成长构建出了一出终极复仇记的故事。
如果把故事翻译成《战狼》的语言,那就是:犯我师门者虽强必诛,犯我家国者虽强必诛。
电影开场一会儿 , 影效就美感十足:
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到了姜文手里,原著的北平旧韵,不再是飘着的,遗老遗少茶余饭后“手串味” ,而是成了写意的屋顶盛世奇观,“梁思成哭着喊着要留下的老北京”,终于在银幕上复活。
导演贾樟柯也对此印象深刻,发微博盛赞:“整出电影就是一首屋顶的诗,有劲,深情。”
“客人难得一聚,必须好酒大菜招待”,姜文的讲究,一如既往:
l 李天然喜欢在北平的屋顶奔跑,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马小军喜欢在房顶漫步,都代表了一种不拘泥与条条框框的自由态度;
l 朱潜龙和李天然在水磨石上对打,血的红色与水磨石的白本就是一对对比色,再加上地面上摆放着5把手枪——左轮、鲁格、M1911,这个场景极富视觉冲击,还充满了仪式感;
l 京片儿那种一溜溜的麻利语言,笑脸里夹枪带棒子的台词,腕与腕之间的话术、骗术交织在一起,足以彰显出姜文电影艺术语言之成熟;
l 选配乐一如既往地高水准, 绝对的加分。特别是日军破城前夕,北平夜色下,李天然和马巧红(周韵)在屋顶游荡,那段我叫不上名字的音乐一响起,直感觉让人灌了几口烈酒,那“浓烈”的浪漫,久久竟未消散……
这股独出机杼的浪漫、迷离、天才的意象,对昔日北平的追溯再现,成为了电影颇具历史文化韵味的基色。
对一个名词更高的待遇就是将其形容词化,可以说,这部电影,很姜文,很浪漫。
除了姜文,又有谁能拍得出来?
作为观众,我当然很开心,为在一个年过半百的姜文身上,依然喷发出地荷尔蒙,还有他骨子里仍然不时游荡出地浪漫情怀。
三.
浪漫,是什么?
出色、绝妙、出乎大众意料、超常表现。
比起那些接地气,甚至挖地三尺的现实题材,姜导抓到了电影这门视听艺术的核心:浪漫。
且看这个“屋顶”,作为姜文最浪漫的意象之一,承载的不仅是他少年时往房顶上攀爬、放敞的经历,更是他构建自我乌托邦理想世界的基石。
屋檐之上就是天堂,就是正义、自由、勇敢;
屋檐之下就是邪,就是贪念、无耻、背叛。
天堂在上,刀剑在下,多少快意恩仇情、多少江湖锄奸事,都隐藏在这事了拂衣的“姜”湖梦中——终了,邪不压正!
从地面到屋顶,也正是李天然“从迷惘到觉醒、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成长之路。
姜文曾说:“其实好的故事,不外乎就是哭了、笑了;再好一点的就是又哭又笑;更好一点的,就是浪漫了。”
而少年的屋顶世界,其实是姜文送给儿子的一封浪漫“家书”。
他直言,他的电影儿子大多都看不懂,所以《邪不压正》是拍给自己孩子看的,让他看一下什么是属于东方特色的少年英雄。
他想要告诉儿子的是:
男人的浪漫,是拼命逞强,渴望成为英雄的男孩的勇敢;
男人的浪漫,是促使着他们不顾其他的愚蠢,追求某种无意义事物动机的自由;
男人的浪漫,是为正义而付出的血、拳头和燃烧至尽的灰白。
从这个层面来看,《邪不压正》反倒是姜文作品里最好解读的一部了。
有人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马小军像个没长开的牛犊 , 眼前一片迷濛;《鬼子来了》的怒火只有一瞬间的释放 ;《让子弹飞》把野心和反抗做成一部长篇大论文 ; 只有《邪不压正》从头到尾都直言不讳。
所以,别说主题浅不浅,别问故事散不散.
反正 , 姜文出走江湖多年 , 归来仍是少年的浪漫。
四.
不信?
那就再看电影里,他给自己老婆的这封浪漫“情书”吧。
在姜文的电影里 , 一贯的主题是“把女人拍成神”.
这部电影里,有两个女人。
一个是许晴,你可以把她看成是露出白花花大腿的宁静,白色制服爱开扣子的陈冲,挺着大波胸主动撩人的刘嘉玲,这些肉欲满满女人的影子的重叠。
许晴将乱世之中的性感尤物 , 演绎地决绝硬气.
一个是周韵,是姜文电影中的那抹“绝色”, 洁韧飘渺,散发着女神的“仙逸”。
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屋顶下的肉体,风骚又有节气;一个是屋顶上的“灵魂”, 引领着彭于晏旋转跳跃、迅猛成长。
影片中,突破成长的李天然为了给周韵(关巧红)献上大礼,竟飞檐走壁,前往日寇军需仓库烧毁鸦片,上演了一出颇有“烽火戏诸侯”的霸气感。
也由此再次看到,姜文电影美学里,女性的重要。
有影评人评价:“姜文对女性尊崇,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从一个人获取经验、成长的需求去看,女人承担的是启迪、包容男人的作用。”
所以,对电影的评价两极化,并不影响大家一致的认知,那就是:姜文一定很爱很爱他的老婆。
在他的镜头下,周韵不仅美到发光,还为她装上一对爱的翅膀,让年轻可爱有活力又阳光的“儿子”带着她,向幸福飞去。
来看李天然在屋顶裸奔的那一场戏。
被打了针的李天然,从媚眼如丝的许晴身边醒来,对方煽然邀请他一起私奔,去马尔代夫,生一个岛的“猴子”……多么美好的愿景!
却被李天然一口拒绝,然后衣服都来不及穿上,披了条红被单,就从一处又一处的屋顶飞奔而去,去寻找他的女神——周韵。
想见她,就毫不犹豫,光着也要飞奔前往。
虽然许晴骚气冲天到无比高极,魅惑风情到义云薄天,但在姜文的眼里,终究敌不过代表着高贵纯洁痴念的周韵。
女神和女神也有着千差万别。
爱她,就尽情地用影像,毫不掩饰地表白对她无限的爱意。
这才是一个男人 , 最最可爱、最最浪漫的地方.
只有一个真正强大的男性,才不会害怕一个女性独立起来抢了他的风头。
姜文这款仰视女性的潇洒浪漫 , 真的难得可贵.
五.
姜文说过:少要稳重,老要狂。
电影里,他不仅保有顽童的随性,又有着看透世界后,成年人套路下的泼皮。
所以,《邪不压正》在嬉皮的外表下,依然有着严肃的历史主题和各种黑色隐喻可以发掘:
l 姜文(蓝青峰)请廖凡(朱潜龙)吃饺子,两人一边吃一边吐槽有的人只会“写日记”,成不了事,影射的是~~蒋介石;
l李天然第一天去协和医院报道,竟然安排在一颗肾脏面前宣誓,这里牵涉到协和医院与梁启超一桩百年公案;
l 朱潜龙和明朝朱皇帝的迷之神似,其实是姜文知道他暗藏的野心勃勃;
l 李天然的外国养父,拿护照说事,这里面也有姜文的批判:炮火不打到门口,人就有借口继续过安宁的日子;
l 对影评人口无遮拦的嬉笑怒骂,其实最后却是让他站着死的;
参透世事的荒诞里,深藏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深情。
在许知远和姜文对话里,很多人说姜文就像老顽童在玩泥巴,是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也许,有人会觉得可爱无比,但终会有人觉得幼稚之至。
也可以说,人们喜欢姜文的恣意,却不太喜欢他的妄为。
儿童都有一颗探究事实真相的心,但姜文习惯用平衡的处事逻辑去诠释事物本身的不平衡,却并不在意保持自我与世界连接的平衡。
又或者,往好里说,姜文喜欢夹杂私货,可往难听里说就叫自恋。
这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影片结构上的失衡,人物行为的莫名其妙。
但姜文仍忠于自己的表达,即使如一个人自由自在般梦中呓语,也执着地行进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好像每个有点皮的男孩子,都有配一把万能钥匙,去开别人家锁的想法, 不为偷东西,只想看见自己没看过的东西。
“即便生逢乱世、身不由己,也要穿最好的大褂、喝最烈的酒、飞最高的屋顶、杀最恨的人。”
如同古龙的武功,不在于招数,而在于气势和意境。
他用自己的气势,通过自己的才华与坚持,已然在华语电影的屁股上,盖了一个大大地“姜氏之宝”的大红章,还在乎什么?
毫不掩饰,依然任性,带着烹制了恶趣味后的酸爽表情挑衅着观众,这便是姜文荒诞又悲情地浪漫之底气。
正在热映地《邪不压正》,什么廖凡许晴彭于晏,什么民国武侠悬疑,都不重要,有姜文,最重要。
这电影,就像一个百宝箱,姜文备好了美酒好菜,而你能看到什么,找到什么,随你的心意,还随你的心情。
365极限挑战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