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2-07-28 07:10 被阅读0次

爱情中的变脸时刻一抓一大把,从热恋到冷淡就是眨眼间的事。

在网上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在于:从它发生的最初就已经到达巅峰,那种怦然心动,那种想要收割对方的强烈欲望,那种迫不及待想要到达未来的期许,都在恋爱的开始就已经被预支,从此往后,再怎么走都是下坡路。

诚然,人与人最初的相识,就如翻开一本从未读过的书,装帧精美,内容有趣,总让你爱不释手,有种迫不及待想探其究竟的感觉。

可每一段关系都要经历从好感到磨合再到平淡的过程,相处的时间久了,就不免产生各种的小摩擦,如果无法协同度过磨合期,就只能走向分离。

就如莫文蔚歌里唱的:“开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除了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因为在感情里期望值越高,落差感往往就会越大。因为任何感情都是有起伏的,不可能一直都处在高光时刻。

在岁月和生活的磨折中,激情会慢慢消退,剩下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平淡。

当那些对方说过的最动人和最伤人的话,都摆在了台面上。我们也许才意识到,原来Ta没我想象中那样爱我。

当激情退却的时候,有人选择平淡,把日子过成温暖的白开水,而有人则会离开,开始下一段崭新的旅程。

而留下的那个人,同样也要面临选择。

是离开,还是等候?

是一别两宽,各自欢喜;还是不依不饶,纠缠到底?

如同爱情中的很多问题一样,这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但早在千年前,面对爱情的困扰,风流才子柳永用了一首《锦堂春》,为我们演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做法。

我们今天聊柳永,柳永的词,在当时虽然不受一些士大夫的待见,但是却深受普通平民百姓的喜爱,坊间传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在平民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柳永的词,尤其是一些长词慢调,在整个词史上可谓有革新的作用,几乎是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柳永喜欢铺叙,同时喜欢用所谓的俚词俗语来入词,平淡无华的白描手法能够产生极大的情感共鸣,所以柳永的词深受广大市井百姓的爱戴。

他这方面的词作有很多,就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锦堂春》便是典型的“俗词”。

在这首词中,柳永以那位女子的口吻,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泼辣、不拘封建礼节、一身傲气的市井女子的形象。

柳永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绘声绘色的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这是广大平民百姓都愿意接受和能读懂的,是非常“接地气”的,这是他的词之所以能够在平民中流传那么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

《锦堂春·坠髻慵梳》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宋•柳永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主人公是一位对情人爱极又恨极的歌妓。

锦堂春:词牌名,《乐章集》注“林钟商”。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平韵。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上片开头三句的意思是坠乱的头发无心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

词一开篇,“坠髻慵梳,愁蛾懒画”一组四字对偶句,直接表现这位妇女的精神状态,发髻已松散了,而她却“慵梳”;娥眉已经含愁不展了,而又“懒画”。

司马迁在《 报任安书 》中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女主人公没有心情梳妆打扮,似乎是与“悦己者”有关。

“心绪是事阑珊”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描述她心绪不佳,消沉倦怠,任何事情都无心去做了。

这三句由外到内,女主人公的行为源于心绪不佳,从而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四五句意思是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

凡事都打不起精神来做,不只梳妆打扮是如此。内里意兴阑珊,外则面容憔悴了,身体消瘦了。

“金缕衣宽”,衣裳变得宽大了,便是身体瘦下去了的证据。

古人每以衣带宽松表示身体消瘦,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

以上几句塑造了一个神情憔悴、心绪烦乱的女性形象,在写法上沿袭了唐五代以来对懒美人的类型化描写,与温庭筠笔下的“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很相似。

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六七两句意思是知道如今你这个风流的浪子,心里对我已直是视若等闲。

接下来的两句,就冲出了类型化的窠臼,成为“这一个”女子所独有的自白。

想来那轻狂的浪子一定又在外面若无其事地同别人调笑取乐,早把我丢在脑后了。

女主人公之所以无心梳妆,消瘦憔悴,都是因为“疏狂”的他。

“认得”表明她非常了解这个负心人风流轻狂的性情,也暗示了他如此这般也不是第一次了。

用“这”字领出,有表意的功能,甚至起着强化的作用。

这个“人”字是女子自呼口吻,用来表达女子怨恨的心情。至此,作者将抒情主人公思念怨恨的对象点明了,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也已明了。

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

上片最后三句的意思是我应该整理好美丽的容颜,这样地轻易辜负青春年华,怎能安心?

市民妇女比较注重现实的个人利益,不愿听人摆布自己的命运。

所以,词中的女子并不因这个“疏狂”的年青人,而长久地沉溺忧伤之中。

她要进行抗争,甚至可以采取各种报复行动。“把芳容整顿”,这是她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第一步。

这句与开篇二句照应。由“芳容”一词可知,女主人公对自己的容貌还是很有自信的。

“恁地轻孤,争忍心安”,这是上片词意的小结,预示着她将要发泄一腔不平的怨恨。

至此,上片在女主人公决心振作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也暗示了下片词意发展的线索。

依前过了旧约,甚当初赚我,偷翦云鬟。

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你又和从前一样过了相约的归期,既然这样,为何当初要骗我剪下一绺秀发相赠?

过片补叙浪子违约不归,骗取了她的忠贞,把怨愤之情推向了顶点。

“依前过了旧约”,他又像从前一样背盟失约,逾期不归。

“依前”说明他已不是第一次不信守诺言了。

“甚当初赚我,偷剪云鬟”,古代男女相别之时,有订立盟约,女子剪发以赠的习俗。

赠发的意义是为了让男子见发如见人,另外还有以发缠住男子之心的神秘寓意。

恼恨之下,她盘算着他有一天归来,要设法收拾教训他。

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
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
侭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

最后一段的意思是等到什么时候你回来,我要把你紧紧关在家门外;等到你想要和我欢爱时,我要紧缠鸳鸯绣被,不与你同床共枕;等到更鼓已深,我才慢慢地问你,今后还敢这样无赖失约吗?

她的惩罚办法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几时得归来,香阁深关”,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将闺房的门紧紧关住,不让他进来。

第二步:“待伊要、尤云殢雨,缠绣衾、不与同欢”,不让他进被窝,对他的要求不理不睬,以此逼使和要挟对方反省和屈服。

第三步:“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她听任时间僵持中过去,等待到更鼓已深,也就是半夜的时候,才严肃地从头到尾、有条有理慢慢数落他的疏狂,要他悔过认错,还要保证此后不能再无赖爽约。

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爱恨交错、充满希望和快乐的想象,贴切人物心理性格,其描写的情景如同上演了一出夫妻之间斗气的轻喜剧。

至此,全词嘎然而止,至于这女子是否会或怎么样实施她心中计划,词中不再多言。

这首词用代言体,摹写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细节刻画一气呵成,将她因爱深而恨极的情状写得淋漓尽致,声口毕肖。

在这首词中,柳永塑造了一位与传统文人诗词中的女性迥异其趣的市井女子形象,她泼辣、自强、有手段、敢抗争。

词的格调虽说不上有多高,但情真味浓,丝毫不涉俗套。

由此词亦可看出柳永对风尘女子的了解和赏爱。

柳永在这里刻意用俗语写俗事,目的就是为了给“俗人”看。

语言上,他主要用浅近的白话,甚至市井俗语,如“是事”,“认得”、“诮”、“恁地”、“争”、“赚”、“无端”等表现力很强的通俗文学语言。

结构上,他主要采用市民所喜闻乐见的浅型结构方式,有细节、有情节,能够紧紧抓住读者。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最美宋词赏析,你总该要知道一些(十二)

    锦堂春·坠髻慵梳 柳永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

  •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爱情中的变脸时刻一抓一大把,从热恋到冷淡就是眨眼间的事。 在网上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爱情最残忍的地方在于:从它发生...

  • 定风波·题咏梳字

    坠扮慵蛾倭髻旁,阑珊心事断人肠。 举案齐眉当垆酒,知否,曾烧新烛照红妆。 莫对鸳鸯书锦字,滴泪,谁翻乐府自凄凉。 ...

  • 经典宋词节选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

  • 经典宋词节选

    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

  • 武陵春.情怨

    晨起敲门徐举手,问主可还留?物是情非莫强求,欲语怨悠悠。 慵整妆容梳髻懒,妩媚为谁羞?只恐花残苦...

  • 2019-12-21

    鹧鸪天,《春闺》步韵 文/平常人 风急月残诉燕闻。雷公泼雨画窗痕。 身盈罗帐望孤影,心系天涯愁断魂。 慵出户,懒梳...

  • 无题(二首)

    一 惺忪朦目懒对阳, 横钗散髻鬓毛荒。 慵对妆台凤尾梳, 一脸幽梦凝如霜。 二 晓晨梦醒几多忧, 星辰未散月光柔。...

  • 山中探梅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李清照 山里的梅花开了...

  • 《妆事》之慵来妆 巧中君心不用媒

    唐代罗虬有诗云:“轻梳小髻号慵来,巧中君心不用媒。”用的正是慵来妆的典故。 慵来妆由汉代时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所创。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tz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