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第二次在课例中针对这个话题研研讨。这个看似是课堂中的一个小问题,但是真的作为话题来研究,还是能发现很多精妙之处的。从于老师的课堂看,要想恰当地处理好时代背景,就要求老师深入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对时代背景有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介绍时代背景是知人论世解读文本的方法。我想对于文章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课堂上常用的方式有两种,1.学生通过预习自行查阅;2.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相关背景。这是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的两种方式,放到课堂上,出示的时间也会因文本和学生需求而定。
我们来看看本节课上,于老师是如何借助时代背景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体会情感的。
一、呈现内容和时机
幻灯片一: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
师: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陆游写了许多首咏梅的诗词,这是其中的一首。再看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词的。(出示投影)
幻灯片二:
1961年,我国连续三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很困难;美国大肆反华,苏联也背信弃义,撤走援助中国的专家,逼中国还债,并攻击中国共产党要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毛主席写这首词来鼓励全党同志。
师:大家一起读读。(生齐读)
师:这就是两位诗人当时写《咏梅》的背景。了解了他们写作的背景,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就会更深刻。大家说说这两首词究竟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古人说过“诗言志”,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于老师接连出示了两首词的创作背景,简洁、精炼。这个是在学生根据字面初步理解了两首词之后,于老师通过时代背景的出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学生不但能读懂两首词的不同,更能明白为什么不同,借助时代背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的巧妙,学生由理解层面进入了作者的情感,这个在我们语文课堂上是很难做到的,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次升华。
二、呈现的效果
生:表达了他在不受皇帝的信任,而且投降派也在排挤他的时候,不动摇,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孤芳自赏的精神。
师:孤芳自赏是当时情况下的一种无奈,正如你刚才说的,它不仅表达了一种无奈,而且表达了自己的一种骨气、一种傲骨,表明自己爱国的思想是永远不变的。陆游活了85岁高龄,他的绝命诗,大家会背吗?(生齐背《示儿》)
师:陆游至死不忘国家的统一!将来国家统一了,别忘了到坟上告诉我一!尽管皇帝不信我,尽管投降派排挤我,打击我,但是,我不会和你么会同流合污的!我的爱国情怀永远不变!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师震撼人心的诵读中,生不禁也跟读起来)
师:大家再看,毛泽东在这个背景下写这首《咏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他想鼓励全党同志,不要害怕,要像梅花一样坚强无畏。
师:要敢于和一切困难做斗争。(板书:敢于斗争)毛泽东的性格是不屈服的。什么困难他也不怕,什么敌人他也不怕。明明美国很强大,他说:“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就是毛泽东的性格。仅仅是不怕困难吗?仅仅是敢于斗争吗?你看,当时的联攻击中国共产党想当国际共产主义领袖。那毛泽东写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度。
生:这是一种胸怀。
师:什么胸怀?
生:宽广的胸怀。
师:对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为了争当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我们一切为了人民,当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时候,当我们的人民生活富裕了。我们就感到无比的欣慰。这就是毛泽东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多么宽广的胸怀,这就是中国人民的胸怀。
从这个环节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是靠老师的点拨和引导,而是充分借助时代背景,加深了理解。读懂课文不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是语文课上突破的一个难点,很多时候,在课堂上学生要么固话思维,呈现统一标准答案,这只是学生的一个惯性思维,并不是他从文本中得来的;要么我们引而不发,最后干脆就告诉了学生,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或者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但这样的思考不是来自于学生,使我们代替了学生思考,而课例中的处理也恰恰体现了于老师的以人为本,是于老师对学生和学习规律的准确把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说明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走进文本,学会与文本对话,理解文本的真正价值。而在这节课上,于老师就合理运用背景知识并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重视背景知识的作用成功地实现了。
最后于老师归纳了一下读古诗文的方法:第一,要反复诵读,读的时候要注意注释,它会帮助我们理解;第二,有些古诗文,要想真正理解它的意思还必须了解它的写背景。“反其意而用之”。有过程,有方法才是学生课堂提升的法宝。
从于老师的课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背景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体会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所以,我们在平常的课堂中也要做到时代背景的呈现从学情出发,把握文本的独特性,找到适合的呈现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课堂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