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一代枭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却被认为软弱无能

一代枭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却被认为软弱无能

作者: 文史漫今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0:14 被阅读0次

唐高祖李渊是个什么样的人?无能,软弱,让儿子夺了皇位。都不是,李渊的才能不输儿子李世民,只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毁了李渊所有名声,从此李渊就背上了无能的骂名。

李渊在隋朝属于皇亲国戚,是隋炀帝母亲姐姐的儿子,也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让李渊在隋炀帝期间逐渐崛起。而且李渊继承爵位的时候,只有七岁,一个年仅七岁的孩童就继承爵位,不管是对他的成长还是处世都是一种考验。这就像一些朝代的太子一样,因为地位太过尊崇,而养成了骄横的毛病。但从李渊后面的经历来看,李渊显然没有受到爵位的影响。

在很多演义小说里面,都说李渊起兵是李世民逼迫的,其实不然。李渊生于566年,李世民生于598年,李渊起兵是617年,这一年李渊51岁,李世民19岁,虽然说古人过了五十就属于老年了,但也不会听从一个19岁少年的话,更何况李世民头上还有一个大哥。因此,李世民可能说了关于起兵的话,但很大程度上只是催化剂,真正让李渊起兵的还是他自己。

而且李渊的能力也丝毫不弱,在李渊镇守太原的时候,隋炀帝巡游雁门关,遇到了突厥。突厥哪怕在唐代都是唐代的劲敌,骑兵尤为强悍。当时的隋朝虽然很强盛,但其实弊病不少,在军队战力上并不比突厥强,突厥骑兵几乎是当时最强的马上部队。隋炀帝被突厥包围之后,李渊出来解了围,随后李渊和王仁恭北击突厥。李渊和王仁恭带的兵马只有不到五千人,为了击败突厥,李渊让两千骑兵效仿突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战力,凭借这股战力,李渊顺利击败了突厥。由此可见,李渊的军事才能是相当突出的。

再回看李世民,玄武门事变李世民依靠的主要将领是程咬金、尉迟恭几人,这些都是当世少有的猛将,可是在李渊起兵的时候,这些将领大多还在别的阵营,有一些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而起兵时期的李渊,虽然已经51岁了,但却依旧是当时唐军阵营的实际掌权者。

而且起事之后,历史并不像演义里说的那样,李世民南征北战打下了大唐江山,李世民带兵的情况确实有,但主导大局的还是李渊。就像李渊在起兵之初除去王伟和高雅君二人,他首先让李世民在城外设伏,然后让刘文静献上假的密状,而后不等二人回过神来,就下令将二人斩杀了。

然后从起兵到称帝,这一系列事件都是李渊在主导,天下大乱之后,李渊趁李密和王世充大战进入了长安,立杨侑为帝,随后他假黄钺,而江南传出隋炀帝死讯之后,他立马称帝。从这一系列的事情来看,怎么看李渊也不是一个无能软弱的人,而应该是一个胸怀大略的雄主。

可惜的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太过于突出了,而他称帝之后,也对李世民太过依赖了。李渊称帝之后,开始肃清国内势力,这时期李渊已经老了,而且称帝之后,也不愿四处征战,因此他将军权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是李渊几个儿子里面最能打的一个,而李世民也借助这次统一战争的机会,培植了自己的势力,为玄武门之变奠定了基础。

李渊属于那种胸怀大志,却优柔寡断的人,这也是造成玄武门之变的重要原因。对于继承人,李渊一方面看好李建成,一方面有放不下李世民。一个是嫡长子,一个是有着军权的二儿子,不管李世民想不想争帝位,都是挡在李渊和李建成面前的一块大石。如果李渊想要立嫡长子,就必须削弱李世民的军权,可是削弱军权哪有那么容易。

在这种矛盾下,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李世民拥有军中力量,而且还有一大堆猛将,而李建成一直在李渊身边,亲信当中没有多少武将,这就是所谓的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玄武门之变也同样架空了李渊,甚至可以说,玄武门之变后的李渊,已经没有多少权利了。

其实,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争斗一直都存在,玄武门的悲剧也是李渊一手造成的,他对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斗争一直都是放纵的态度,这样散养式的方式,最后终于爆发了。其实李建成死后,李渊退位,当了太上皇,之后就一直处在深宫,直到去世,一代枭雄在玄武门之变后就彻底落寞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代枭雄李渊,在玄武门之变后,却被认为软弱无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yx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