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品人生』说到专一,世间能有几人超过杜甫?

『品人生』说到专一,世间能有几人超过杜甫?

作者: 一叶溯涯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4:34 被阅读3次

    说起杜甫,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就是那个双鬓发白,眼底尽是沧桑愁苦,尽管被称为“诗圣”,却一生都活在悲催之中的苦情老人。因为同时期另一位放浪形骸的大神 - 诗仙李白 - 的衬托,杜甫更是苦到了骨子里。所以才有人说,杜甫未曾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但褪去刻板的印象,我们不熟悉的杜甫,却是一位被梁启超称为“情圣”,对理想孜孜追求,对爱情矢志不渝,对友情倾心相付,一生都坦荡专一的痴情人。叔本华说:一个人会忘记一切,但却不会忘记他的自我,他的本性。对杜甫而言,专一,就是他的本性,支撑他走过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一生的政治理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杜甫要实现自己的毕生抱负,须要先学会“十八般武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杜甫的学“艺”之道。

    读书很重要,于是杜甫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游历很重要,遍览天下奇观,方能开阔眼界,志在“诗与远方”的杜甫,十九岁就开始 “行万里路”。

    思考更重要,于是游历便化为杜甫心中的诗。登泰山,豪情满怀,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衮州城楼,感于气势磅礴,写下“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访隐士,夸赞隐士情怀,写下“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十八般武艺”学会了,杜甫便开始朝着自己的理想奔跑,然而过程并不美好,结局也未能如意。24岁,回洛阳考进士,没中。36岁,碰上“名导演”李林甫的闹剧“野无遗贤”,入仕之途再次被堵。科举之路不通,杜甫开始求人帮忙举荐,依然收效甚微。之后遭逢安史之乱,安顿好妻儿之后,便不远千里去投肃宗,再之后就如“天地一沙鸥”,飘零半生。杜甫离理想越来越远,但心中的那份信念,却始终没有变过。

    始终如一,相濡以沫,这是杜甫一生的爱情写照

    自二十九岁与妻子杨氏成婚,至五十九岁在病中离世,杜甫经历过新婚之喜、战乱之苦、离别之愁、丧子之痛,可以说是遍尝人生五味了。但三十年来始终如一,足以说明杜甫对爱情的专一。风月之事,在那个年代,是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但杜甫却视之如洪水猛兽,甚至会规劝自己的好友不涉此道这也说明杜甫是一个严肃正经的人。

    一个严肃正经的人,加上家学和自身性格的影响,杜甫虽然对妻子感情深厚,一生写给妻子二十余首诗,却大多含蓄,不那么习惯直白地表露。只有那首《月夜》怕是最直白地了,但依然还是透着含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已呼之欲出,却写成妻子对自己的思念。“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难得从杜甫诗中读到这样的句子。

    倾心相付,坦诚以对,这是杜甫一生的待友之道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诗写于杜甫四十八岁,诗中写了与少时故交久别重逢,主人的热情从诗句中自然流露,诗人的感恩之情也可想而知。着正印证了杜甫的待友之道,倾心相付,坦诚以对。对卫八处士如此,对高适如此,对李白更是如此。

    提到杜甫的好友,李白是一个永远避不开的话题。从三十三岁与李白的那次初遇,期间两次短暂的同游经历,让杜甫铭记于心二十余年,即使少有回应,杜甫依然不吝啬笔墨,写下诸多关于李白的诗篇。

    李白风光时,不吝表达对他的赞美,“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落魄时,又多方呼吁,替李白辩解,“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曲意逢迎,不落井下石,一见成故交。这是杜甫的待友之道,专一到让人叹息嫉妒。

    所以,你我虽渺小,却也不能活得那么随便,要认真专一的对待每一件事情,没准哪天就活成大神了呢!

    理想当专一,方能不坠青云志;爱情当专一,方能不负佳人期;友情当专一,方能无愧于天地。

    最后,愿世人皆能坦荡专一,恰如退去了周身光环的杜拾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人生』说到专一,世间能有几人超过杜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g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