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届国赛郑梨花《生活万花筒》评课

第四届国赛郑梨花《生活万花筒》评课

作者: 果园里的耕作者 | 来源:发表于2024-03-04 22:11 被阅读0次

    成功之处

    第一,较强的教材意识;第二,自觉的对标意识;第三,鲜明的探索意识。

    (一)较强的教材意识

    几点表现:

    1.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意识。多角度、多层面使用统编教材,重视挖掘教材自身的价值。

    开课,任务一通过课本提供的几个题目,让学生明白习作主题,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2.紧扣语文要素。

    任务二,学习两篇课文,把印象深刻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按顺序写清楚。

    3.整体把握单元。

    用习作例文,学习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

    学习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关联起来。

    单元整体意识强。

    (二)自觉对标意识

    1.育人为本。课堂上教师注重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引导。

    2.变革方式。

    课堂上有师带领全班学生评价,还有同桌互评,就是小组合作,师评,生评。

    3.关注评价。

    (1)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的评价,激发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2)学习单的设计与运用,简洁,指向性强。

    是否印象深刻?是否写清楚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3)习作指导课,学生学、练、指导在课堂,很高效。

    第一轮写了2分钟,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轮写了7分钟,写清楚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三)鲜明的探索意识

    第一个新,是在设计上有新突破,第二新是在观念上有新追求,第三个新是在方法上有新尝试。

    (1)从以教为中心进一步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老师们的功夫都在启发调动学生参与,走出了一问一答方式,采用合作学习、发现学习,增加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机会,力求把学生推到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

    (2)从面面俱到,转变到一课一得。有利于学生素养的生成。

    按顺序把印象深刻的事写清楚

    (3)从重视单篇教学转向重视单元教学。虽然展示一篇教学,但是前勾后连,甚至教材整体联系进行梳理。

    3.方法新尝试。【尝试而不是创新,这些方法有些用的恰当,有些需要研究用的更合适。】今天是基于智能时代的语文教学。教学手段除过去利用的信息技术的手段外,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重视了数字化的运用,包括学情、情境的创设,包括生生互动,包括AI技术的使用,学生很新鲜,一定程度调动学生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回到教学的手段为内容服务上来。我们看到这毕竟是一种新的气象,现代信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语文教学的深度整合和融合。

    三点建议

    (一)追求有发展意义的教学。

    我们需要朴实、扎实、务实的教学。朴实:教风回到关注学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务实:立足实际,立足自己面对的学生开展,不能虚晃一枪,不能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看生成,看师生互动和上课效果。时间要有保障。

    给够写的时间!!!

    二、实现守正基础上的创新。

    第一,守语文教学之道。比如,情感的自然流露,过于雕琢方法不是自然流露的。要在情感的激发上做文章,让情感推着笔尖走,而不是理性地推着笔尖走。

    第二,守儿童学习之道。

    儿童的学习有特点,问问学生学习有兴趣吗?认知能达到吗?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特征是什么?课堂是学生展示的场所,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作文的教学,是为了完成情感的交流,生活的交往。习作教学的重要规律是从符合儿童生长入手,从情感入手,从需要入手,而不是从方法入手。

    Ai的使用,适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白首先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

    重点强调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守上课、教研之道。钻研教材,重视对文本的解读。深钻教材、课文、学情。

    三、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和落实。

    加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课程适合小学生,任务群理念下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的开展,不可走极端,一定要尊重语文教学的规律,把握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对每一节课堂的语文教学质量负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届国赛郑梨花《生活万花筒》评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m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