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还继续沿用秦朝的《颛顼(zhuān xū)历》,但《颛顼历》有一定的误差。在司马迁等人的参与下制定了《太初历》,于汉武帝太初年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
《太初历》经过精密测定得出一年等于365.2502日,一月等于29.53086日。《太初历》采取阴阳合历的形式,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汉书·律历志》称《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如合壁”。
《太初历》改变以往在岁末置润的方式,变为十九年置七闰。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并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在一年中随时置闰,使得历书与农时季节更为适应。这样使回归年与阴历月有了更合理的配合,保证了冬至总在十一月,春分在二月,夏至在五月,秋分在八月。
以前历法由于岁首的时间不定,岁时点在月度时间上长处在游移状态,节日时间的不确定不易于形成稳定的节日。《太初历》将秦朝以十月为岁首(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改为以正月为岁首。此后2000多年,中国的历法虽然一再被修订,但与立春相配合的正月为岁首没有改变,岁首的不变,意味着二十四节气与月份的对应关系基本固定,有利于人文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协调。《太初历》颁行之后,历法的确定使传统的岁时节日有了较为固定的时间,也为后世新节日的形成提供了时间条件。
《太初历》不仅是中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也为岁时节日体系的形成奠定历法基础。
参考资料:
1.https://baike.so.com/doc/6155627-6368843.html
2.《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著,中华书局,2002年3月版
备注:中气是指太阳每年在黄道上移动360°,从冬至起,每隔30°为一中气。农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其中中气为: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作者:王瑜
2020年3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