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通过阅读《孩子的早期阅读课》,强调的是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上好阅读课,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学生抓起。
《孩子的早期阅读课》结合儿童生命要素发展以及儿童阅读指导详细介绍了儿童“读写绘”的具体内容,展示了优秀案例,对开展阅读教学有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读写绘”?
低年级孩子虽然识字不多,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精确,但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孩子的阅读并不是在识字之后开始的。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读懂故事,绘本使他们能快乐地走进阅读。书中提到的“读写绘”中的“读”,指的是儿童所读的绘本、儿歌、童谣,这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最佳营养品;而“写绘”是指孩子在阅读之后借助图画和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个人对世界的认识,是生命在这个特定阶段的完整讲述。如果用一个等式来说明,那就是:读+写+画=“读写绘”。
二、怎样进行“读写绘”?
作者建议孩子手中要有一个专门的晨诵本和写绘本。
在晨诵本上,孩子们读完朗朗上口的儿歌、童谣,可以为其配画。
写绘本中“读写绘”的基本操作流程可以概括为:读(绘本、诗歌、故事、童书等),写绘(仿写、创作、绘画作文等),交流(听儿童讲述作品)、展示,最后存档。如果一个班的人数太多,怎么办呢?就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一次安排一到三名学生进行展示。写绘作品是一个整合了图画、语言、文字的特殊作品,严格意义上,它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故事”——模仿故事、原创故事和生活真实故事。
在读写绘教学中,我将孩子们的写绘作品收集成册,但是看了马玲老师的做法对照自己,我今后还应该在关注个别孩子方面下功夫,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从中发现规律,总结教育教学方法。
现在回顾参加犟龟杯绘本大赛,我班作品不足在于文字描述的故事还有待加强,好的一面是所有参赛作品都出自孩子们自己的创编。
在绘本的故事文字方面,要学习马玲老师,让家长参与进来,在文字描述方面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三、读写绘评价的原则。
(一)给所有学生以展示的平台。
每个孩子的作品,对于他自己而言,都是一个丰富的故事。教师要把每个孩子的写绘作为他的一份作品,给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对所有孩子都给予一个肯定,鼓励孩子不断进步,而不是让少数同学得到展示,忽略了大多数同学。这样的做法,多数同学就会渐渐失去写绘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习惯。
我在上读写绘课程时,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创作,每一次读写绘,将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收集整理订成册,大家传阅,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
(二)评价要多角度,发现孩子闪光点
作品展示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在展示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介绍自己的写绘,在绘面方面或是故事创编等给予鼓励,这样能使其他孩子在评价中受到启发,让每个孩子不断进步。
(三)为孩子的读写绘建档,见证成长
作者建议每次写绘作业,一定要让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作者还通过拍下当时的照片,记录孩子写绘的过程,激励孩子不断进步。这是值得每个语文老师学习的,通过记录这样的过程,保存这样的作品,从中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促进阅读教学提高。
这个假期读完这本书,可以说这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理论,将阅读的新理念融合,是一本家长老师都适用的,正确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的工具书。全书理论联系实际,一个个优秀的案例都可以直接学习使用,也激发每个老师进一步思考读写绘,探索更多的方法。
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跟着橡果课堂指导孩子们进行读写绘,通过一年的坚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二年级才开始,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开始了,就收获着。通过激励孩子们自由阅读的摘抄,虽然开始完成的同学少,但都在带动着其他同学加入阅读。这项作业不仅让学生抄写书中新学到的字,还让学生抄写好词佳句,并仿写句子。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现在孩子们升三年级了,我准备每周用一节课开展共读,共读的书籍《安徒生童话》等(先结合教材快乐阅读吧指定书目)。每天第一节语文课带孩子们进行晨诵十分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