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第一中心小学 林汉铭
本周末,班级里迎来了一份特别的“中秋礼物”——学生学习分析周报告。
周报告这份报告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学习画像、课堂记录和难易度对照图以及错题集。
1.使用对象
这份学生学习行为报告记录和整理了一周学生课堂的有效行为数据。既然是孩子的学习数据,那么这份报告的使用对象就一定包括孩子。我建议在阅读这份报告时,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在场。孩子在场的原因在于,这份报告是对自身行为的客观记录和分析,孩子的参与有助于后续自我的不断调整。家长在场的原因在于,把握孩子的学习动态,对于报告中出现的一些数据,进行儿童化的解读。主体仍是孩子,辅助是家长。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可能已经不需要家长的介入,但我还是建议家长要一同参与,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亲子交流的机会。
2.使用方法
在解读报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够将学习报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从整体到局部
学生课堂学习画像1 错题难度统计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将红色方框内课堂的参与度与下面有参考范围进行一个对照,进而整体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例如这位孩子课堂参与度为78.8,就属于中参与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接着,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蓝色方框内课堂提问答对率和答题能力指数进行一个对照,如果出现课堂提问答对率明显高于答题能力指数,即说明孩子出错的问题基本属于中等难度或较难问题,侧面反应孩子的学科能力需要提升。相反如果出现课堂提问答对率低于或接近答题能力指数,即说明孩子答错的问题基本属于简单问题,侧面反应孩子大概率凭直觉或者粗心马虎。这一点结合学习报告的答题记录与难易度对照中,也可以得到验证。
学生课堂学习画像2接着,进入局部解读学习画像的几个指标(其中抢权和随机挑人是属于不确定事件,所以有的孩子画像有,有的孩子画像没有)。
(1)提问反馈。这个指标与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考勤情况有关。当然如果孩子满勤,却出现了提问反馈未达到100%,即说明孩子在课堂上,主动性不够,对于教师的提问反馈并没有做到及时参与和反馈。而图中这位孩子的提问反馈为100%,所以孩子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还不错。
(2)计分鼓励。一般情况下,计分奖励的分值与孩子们上课的答题情况、发言效果、课堂表现息息相关。图中这位孩子的计分鼓励为25分,超过全班80.6%,也就是说该孩子答题情况、发言效果、课堂表现的整体水平是处于不错的水平。
(3)挑人回答。该数据记录了全班随机挑人中孩子被抽到的次数。例如,这位孩子被全班随机挑人抽中了1次,超过全班50%。
2.先优势后不足
结合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分析这位孩子的几处优势和不足。
优势:孩子的提问反馈全满且课堂积分鼓励很高,说明孩子在课堂内的主动性和课堂行为表现是优秀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没有得到高参与度,很有可能是两个原因,也许是其他孩子数据太强,从整体排序上落后了,另一种可能是抢权没有抢到或随机挑人没有挑到所导致的。
不足:从课堂答对率和答题能力指数的对比来看,孩子基础问题掌握较好,但遇到中等和难度问题,就表现出比较乏力现象,说明学科能力需要提升。
特别注意,我们在和孩子们进行儿童化翻译时,要注重先说优势再不足。一方面对于孩子的表现和进步予以肯定,是为了产生共情,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产生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客观分析不足,让孩子明确不足之处,科学地展开调试,后续变得更好。
3.看当下向未来
在了解优势和不足之后,我们就有了比较明确的前进目标。至于如何调整?这就需要进一步拟定计划。
错题集从学科角度来说,学习行为周报还提供了非常好的错题资源,它将一周内,孩子的错题进行了汇总。当然从长远角度来说,为了让孩子形成可持续的错题收集习惯,更加精准地发现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从数学学科来说,我会让孩子做几件事。
(1)知错再改。面对错题,大部分孩子上来就是直接订正,这样做往往一段时间之后,类似错误又席卷而来。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一般会建议先分析错误原因,再进行订正修改。订正之后,通过前后对比 ,确定自己的错误类型。
(2)错题分类。将错误的类型分成四种进行分类:看不懂题目、看得懂但没思路、有思路漏信息、计算出错。一旦懂得并掌握根据错误类型进行归因,那么间接提升的就是孩子的反思能力。
(3)持续观察。在一段时间的规整之后,从统计的数量上,就会了解孩子错误的类型集中在什么类别。针对不同的类别,我们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训练。比如,如果高频出现“看不懂题目”,就要提升阅读和理解;如果高频出现“没有思路”,就要增加体验且训练逻辑图,即积累学习活动经验的同时,学会将思维的过程进行外显,提炼“共性”逻辑图,只有这样之后,迁移能力才会提升;如果高频出现“遗漏信息”,就要学会圈划重要关键词,将思考外显可视化;如果高频出现“计算出错”,就要对高频错题进行分析,专项练习。然而这一些归类分析,仍然需要孩子为主,父母为辅。如果孩子能力不足,家长可以适当指导或请教老师,最后逐渐放手。
简单的报告,真正用好也并不简单,希望这份“说明书”能给广大家长和老师们一些参考。
小贴士
1.解读报告,共同参与,主体孩子,辅助家长。
2.解读报告,讲究顺序。从整体到局部,先优势后不足,看当下向未来。
3.答对率明显超指数,学习能力需提高。相反“近”或低于指数,学习习惯要加强。
4.肯定优势,再提不足,后拟计划。
5.错题的订正及归因,需孩子为主,家长为辅,逐步放手,方能凝结成为反思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