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笑话,“本以为复习是查漏补缺,复习了才知道需要女娲补天,补着补着才发现还是得请精卫来填海,最后惊觉,其实最好是请盘古来开个天地!”看似笑话,却道出了不少老师和家长的心声。
前几天,碰见一位外校和我带同年级的老师,他问我期末有没有整理资料,发给他共享一下,我说我从没有让学生买过课外试卷,也没有整理厚厚的资料,就拿着本语文书过期末。
我说的是实话。在我看来,学习重在平时,期末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正如我们通常所说,把每次作业当考试,考试时才能像做作业那么简单。所以,期末阶段我一般不再抓知识点学习,而是努力帮学生减压,引导学生尽量考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1
引导学生把精力放在具体的学习行为上。小学生限于年龄特点,他们在复习及考试时,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想考高分或者考不好的话会招来爸妈的责骂,以致不能专注于学习的内容。
我在黑板上用图解方式简单向他们解释了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哪里就往哪个方向努力的道理,当我们关注分数或家长的态度时,那我们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了期待或恐惧上面,只有抛弃这些想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内容上,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平时很认真的孩子一到期末考试或者比赛时就出状况,发挥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所以作为老师,也要教会学生调节心理,把精力集中在要做的事情上。
2
复习阶段,内容比较枯燥,孩子们容易感到疲劳,这时候营造班级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PK是营造班级学习气氛的好手段,屡试不爽。比如,听写生字,我采用男女生PK的方法,先请一位男生或女生,听写三个词语,然后由被请的学生指名PK对象,通常都是一大批小手举起来,跃跃欲试迎接挑战,乏味的听写被赋予了游戏的形式,学生们在情绪高涨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听写复习。
背诵复习,我采用连环PK法,不仅要准备好迎接挑战,还要主动向自己的目标挑战,不服输是孩子的天性,课前大家准备得可认真了,于是,复习背诵的目的也就轻松达到了。
再有就是传统的分组学习,小组成员互相检查,既减轻了老师检查的负担,又让学生在检查中再次复习巩固。
复习阶段,老师有意识地营造轻松的班级学习氛围可以调节学习节奏,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动力。
3
情绪是做事的前提。拥有积极情绪才能积极做事,反之,学生情绪上不够积极,教师花再大力气也是白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处理好学习上的事,得先处理好情绪上的事。
处理学生情绪,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轻松愉快的语言是给学生减压的好方式之一,师生在哈哈一笑之后,都能再次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天,我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第二天把作文草稿带来,我要集体点评并修改,并“威胁”说如果不带来的话我将有大礼相送。第二天,志远同学居然还真没带来,其他同学都期待地起哄说:“老师,大礼包送给他吧。”志远一脸窘迫地站起来,我一脸严肃地说:“今天我心情不太好,大礼包里只装了四个字,那就是‘下次带来’,坐下去吧。”同学们一声长叹“也~~~”,志远则赶紧表态说:“我以后每次上学前一定记得检查书包。”教育的目的已达到。小插曲结束,学生个个脸上带着笑意进入学习。
听写时,小博抓耳挠腮,写不出来时就使劲往同桌本子上瞟,我说:“有的同学好好的学生不做,偏要做超人(抄人)。”同学们来劲了,“超人?谁呀?谁呀?”我顺口唱上一句歌词:“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学生们相视一笑,一个小调节后,接着学习,大家又专注了起来。
上周五下午找了份模拟卷给学生做,最后一题作文是两个主题二选一,两个题目出得都不错,看同学们卷子都写好了,我说:“今天考试,咱们考一送一。”惊讶声四起:“老师,你不会让我们再考一张吧?”我说:“那哪能呢?现在送你们一道作文题,请把另一个你没写的作文题抄回家去,当成周末作业。”学生们一阵哗然,嘻嘻哈哈后都乖乖抄下了题目,我的周末作业也轻松布置了下去。
考试之前,对于学生来说,最不缺的就是压力,来自父母的、同学的、自己的以及对高分的渴望,这个时候,老师最好的做法不应该是加压,而应该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减压,适时地和他们说说笑笑,这样会有助于学生轻装上阵。
除了以上几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复习也很重要。总之,复习阶段应做到温故知新、调节心态,才能保证考试时轻松上阵。
尽管我不是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老师,但是好的分数也是反映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哪个学生努力之后不希望拿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哪个老师努力之后不希望学生能拿到满意的分数?所以,我觉得期末复习阶段花点心思过,还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