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共是277块。」店员刷完商品后对我说。
我心想:「嘿!正好,口袋里一堆零钱呢!」一面用手往口袋里掏钱。谁知掏出来一数,不多不少正好276块!我不甘心在其它口袋里找了找,确定没有多一块的零钱时,才甘愿让店员找零。
"零钱"对我而言是一个可爱的小淘气!往往没想到它时,在口袋里积了一堆,不时发出欢乐的撞击声,像是要提醒着它们的存在。而当我真的需要它时,又像玩捉迷藏的小孩,不知躲到哪去。但它最喜欢玩的把戏就是"差一块"的游戏,那就像是追求一个俏皮的女孩,即不明确拒绝地给人一丝希望,却又不轻易让人亲近地叫人感到沮丧。
我感觉"差一块"是有哲理的,"差一块"有时就差很多,比如FB常流传经国先生在国会演说的影片中所提到的"酱油和醋"的理论。买酱油的一块和买醋的一块,虽然外表一样,但本质不同就是不同。就像佛教谈释迦牟尼佛、奥修谈释迦牟尼佛、新时代也释迦牟尼谈佛,虽然名称但所谈的佛陀在本质上却不相同;即使是佛教内部,南传、汉传、藏传各自所认知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各自表述,但都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
"差一块"有时是可以无所谓的,比如在传统市场买东西,结账时尾数的一块往往店家都会识趣地"算了"、不收;虽说他收了也是合理,但往往会落一个"不会做人"的负评,这时差一块也就无所谓,否如做个顺水人情,双方落得各自欢欣!
"差一块"就像生命中的业力法则,有人说业力法则一毫不差,是最精准的;我却恰恰相反地认为,业力法则也有其无所谓的地方,就是当我们从课题中学习成长,得以圆满平衡时,就像市场上的买卖双方一样,一但达到共识彼此欢喜,就能带着笑容,在互道珍重后,彼此各奔前程。
写一首有关"差一块"哲思的偈:
「小小一块圆又圆,
好似佛身遍法界;
若得业消烦恼尽,
何来寃亲妄分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