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为了什么才要去读书的呢?
童先生在《怎样提高读书的速率和效率》一文中,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给了我们答案。
从广义来讲:读书是为了汲取前人的经验,减少自己的错觉,从而获得完美的生活。
从狭义来讲:读书是要了解本国的固有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能欣赏艺术,调剂生活。
而为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就需要多读书,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需要提高读书的速度和效率了。
读书又有“朗读”和“静读”两种形式。
因为朗读“速度”较慢,实用上机会较少,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只单讨论如何增进静读的速度。
那么该如何去提高静读的速率呢?
由于静读完全是以眼睛为动作,所以要提高静读的速度,就要从眼球的活动开始说起。
眼球转动间所看到的范围叫做“识别距”,眼球转动所花费的时间叫做“眼停时间”;它们都属于我们在阅读一段文字时所用掉的时间,而影响它们速度的原因有三个:
1.阅读的材料深浅不同
2.阅读的目的不同
3.阅读的形式不同
有的句子和段落我们已经看过,但因为没有理解它所蕴藏的意义,故需要重复多看一遍,而这又称之为“回复眼动”。
还有一种眼球的活动叫做“扫视”。是从前行的末一字,到次行的首一字。虽然和阅读没有多大关系,但动作错乱过多,也是很妨碍阅读速度的。
针对于这些眼动的经过,则我们要想增进速度的话,必须养成有规律的眼动。这则需要我们应该懂得速度的价值和求进步的决心,又必须持续不断的去努力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读书速度。
然而,读书的速度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速度,而没有达到任何成效的话,那读再多的书也只是纯粹浪费时间罢了。所以我们再追求速度的同时,也应该追求读书的效率。
读书的效率分为三种:
一、理解
即我们每读完一本书后,就应该了解该书的要点。
这就要求我们再读书之前,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是提出一些目标;再读完该书时,必须能找着预先提出问题的答案和决心。还可以约上同伴互相考查,互相竞赛,将读书的成果表现出来。
二、组织
这要求我们着重于内容的认识,并且注重读完一书后,是否可以组织成一个系统的知识。
或者是读完一书后,是否可以将新学到的知识和已读过的书联属在一起,而组成一个有系统的知识,将之化为己用。
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除了应用提高速度和理解的方法之外,还应该列出全文的大纲,根据文章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出具体分类、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三、记忆
记忆也是具有极大价值得,如果我们只是“走马看花”般的阅读,事后便抛诸于九天之外,那不也只是浪费时间吗?
而要达到记忆力的提高,则需要我们具备去记忆的决心,就好像我们是去准备考试的决心和把已知的事和新知的事联系在一起。这就足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了。
其次就是多加复习,列大纲,写总结,或时时加以追忆,这些也都能增强我们记忆的。
总的来说,我们读书时,只要带着目的和决心,那么一定可以提高我们读书的速度和效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