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鸟与玫瑰(1):中美跨界爱情与现实

作者: 鲲鹏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11:03 被阅读22次

一(部分)

从二○一二年五月开始,纽约天气迅速变暖,哥伦比亚大学进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班教室和毕业生寝室空空如也,大部分人不是忙着去投简历,就是参加各种应聘考试。还有人担心毕不了业,留在学校加紧修改论文和准备答辩。始于二○○八年的金融危机仍无好转迹象,就业形势晦气,毕业生们心情普遍不佳;这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一道坎。教授们也好不到哪,这段时间真把他们累坏了,脾气发了一通又一通,总感觉应届生不如往届生。他们严肃更甚平时,连走路和看东西都像努力思考什么。最忙里偷闲的就是那些恋人,抓紧时间寻欢作乐。校园像青蛙交配季的池塘,混杂一种腥骚的躁动。包裹公司的活应接不暇,他们要为外省和国外的毕业生托运行礼,货物堆得像纽约港口的分理处,包裹车像印度大篷车不时摇摇晃晃驶离校园。旅行社忙着向学生张发广告,推销他们精心定制的假期行程。毕业典礼紧锣密鼓筹备中,这是历年毕业季的重头戏,只是不知今年哪位名人到场演讲。最繁忙的当属文印室,机器昼夜轰鸣,员工们手脚麻利地制作毕业论文册子。每年都会有惊世骇俗的论文出现,今年哪位学子拔得头筹,世人充满期待!留学生像鸟一样聚起来开会,他们流露出伤感,以后肯定会怀念在美国和纽约的日子。

但总有例外!巴特勒图书馆二楼自习室,一个靠近窗户的地方,正坐着位哥伦比亚大学公认的校花。她芳名海丝莉·杰拉德,人家都叫她莉莉。因为她的存在,整个忙碌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像涡流里出现一个芳草萋萋的岛屿。她安静端坐椅上,立起胳膊,手托玉腮,肘下搁几件书本,头转向一侧,专心致致欣赏窗外的风景。那排奥尼亚式石柱的侧影,沐浴春日午后阳光,像涂一层耀眼的希伯来金粉。它们不仅撑起这座宏伟的建筑,还与柱上各位贤人共同撑起整个哥伦比亚大学。下面两侧是整齐的草坪,依时返青的小草反射耀眼光芒,让人看一会就眩晕。对过几百米处,正是名扬天下的洛氏纪念图书馆。门口那位头戴桂冠、手持四束麦穗的智慧女神正雄姿英发,俯瞰她的偌大领地,即两个图书馆之间一处空旷的院子。院子周围聚拢着其他楼学楼、实验室与公寓,对这些她再熟悉不过,闭上眼都像看照片一样清晰。从这个位置还可眺望半个哈莱姆区,绿荫像从港口涌上的新鲜海水,那些高楼大厦成了浪花丛中的山峰岛屿。最后还有露出四个塔尖的河滨教堂,像只正在溶化的巨型灰色冰淇淋。——校园里春意融融,她亦楚楚怡人,却是晌花带露,一副玳瑁镜框之后,睫上的泪痕依稀未干。耳机里响起碧昂斯的《Irreplaceable》,她想像自己像天使飞上纽约天空,融入一尘不染的蓝天。

一点没错,她漂亮过人!消瘦白晰,蓝眸清澈,金发齐肩,像清高的仙子,散发天使的魅力;可又一副远人千里的模样,脸上难觅一笑,喜欢独来独往,常显心事忡忡、闷闷不乐。无数男生追求她,她一个没瞧上,心思全用在学业上!她出生纽约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加引号部分引自她母亲原话),不住校内宿舍,每天开车往返学校与家里,并且在校的活动场所仅限于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那辆红色宝时捷,是她十九岁生日一位纽约市议员先生送的礼物,她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母亲是世居纽约的英裔,任纽约贸易委员会官员,经常代表纽约甚至美国处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事务,在业界以精通业务、大胆泼辣著称,被尊称为玛格丽特夫人。她有头火红头发,海浪一样翻卷至耳后,露出一张精心修饰的脸和老态龙钟的脖子。她习惯裹在职业装里,趿着细长的高跟鞋,透着一股激情,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这印证了她形容自己的话:“我是个不折不扣的斗士!”——她父亲阿杰夫·杰拉德,年近五十,本是一头金发,但人到中年衰成秃顶。他遗传先人的红脸膛圆鼻头,挺着个啤酒肚,个子大概只比普通俄罗斯人高些,却身姿挺拔,看人喜欢把头高高抬起,说话语速极快,音量够冲,像只真正的高卢雄鸡。他在美国太平洋舰队任驻日两栖攻击舰中队长,几乎长年呆在舰上,只在休假时与家人团聚。丈夫长年不在家,妻子对他几乎不抱指望。但莉莉没有遗传母亲的美貌却随了父亲,这让母亲耿耿于怀!母亲对她施于严教,生怕她沾上法国乡巴佬的习气,希望她务必像自己一样出色。在母亲看来,只有英国血统的人才算正宗纽约公民,其他都是外乡人。康多莉扎·赖斯就任国务卿,母亲气不打一处来,用这句话训斥女儿:“怎么,难道你要被那个黑人比下去?”好歹后来克林顿·希拉里当上国务聊,母亲才变得心平气和。“知道吗,你成不了她那样的人,顶多会像那个黑人!”——对于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总统,母亲持另一种态度:“他足够帅、年轻、有活力,美国就是给不同种族的人以平等的机会。这就是美国,这就是美国的政治和民主!”妈妈在听证会上发言,下面是众多企业主和市政要员,他们有的打瞌睡,有的脱掉鞋子晾汗脚。——阿杰夫·杰拉德夫不在家的时候,这对母女俩就栖身曼哈顿上东区的豪宅里相依为命。哪怕莉莉晚回一会都受到母亲严历盘问,尤其自从她出落得如花似玉之后,母亲更把她看管得像蛇窝附近的鸟蛋一样谨慎!——莉莉非常害怕妈妈,二人从未像别的母女那样推心置腹谈过话,甚至连简单的拥抱也很少。豪宅缺乏人气,弥漫着令人麻木的肃穆和没有安全感的空旷,即使无比豪华与奢侈,也因人影稀疏而犹如荒郊野外。所以莉莉有时宁肯到阿斯托里亚公园喂野猫,也不愿意回家被妈妈数落。

——答辩期临近,她加倍用功!她属于被寄予厚望的优秀毕业生之一。如果毕业论文不能一鸣惊人,怀特教授会对她失望,母亲也会冲她大发雷霆。她泡在图书馆,像打场生死战役,本来的瘦弱体质变得更差,黑着眼圈不说,手脚也冰凉。刚才左乳又一阵剧痛,她忍不住掉泪。从窗户看风景,成为她缓解疼痛和放松神经的奏效方式。她不搭理边上调皮捣蛋的男生,看都不看他们一下,把写给她的纸条一股脑塞进抽屉。——这也是怀特教授特别器重她的原因。他认为从当代校园里找个专注学术的人,比找个处女难上百倍。他打算让莉莉毕业后留作助手,但莉莉清楚这事由不得自己,而是取决于自己伟大的母亲——玛格丽特·杰拉德夫人。她取出块比芙巧克力,并不打算吃它,只在唇上碰碰,算是对自己的安慰。

她正醉心于小憩,桌上手机震动起来。她以为是爸爸,却是皮特曼。在众多追求者中,只有他从未放弃。可能害怕毕业后失去她,所以追得更凶了。他来自怀俄明州,黑眼睛,中等个子,身体强壮,T恤外随意套件衬衫,将来理想参选总统,成为怀俄明州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他比莉莉小一岁,已是纽约州民主党总部实习生。今年奥巴马先生竞选第二任总统,所以他的事情不少,主要负责民意调查和制作网上视频。莉莉本不想接,可他一副死不罢休的架式,她只好到走廊接起。

皮特曼兴奋地告诉莉莉,竞选总部发放了津贴,他已在曼哈坦中城的史密斯﹒华伦斯基预订了餐位,邀请她共进晚餐。“宝贝,我们品尝韩式辣酱奶油牛排怎么样?然后……”

“我得复习功课。怀特教授昨天交给我许多资料,我得理出个头绪。他已经对我很生气了!爸爸今早也从日本横须贺基地回国休假,我们已有半年多没见,今晚我必须早点回去!”她把巧克力送入嘴里,白皙的颊上立刻像胶皮那样凸兀起来。

“哦!”皮特曼失语。隔会,“真的不能见你吗?”

“你真希望我们在一起?”——她听到皮特曼迫不及待回答“当然,当然!”

“陪我去趟国外怎样,我想这事很久了!”

“这可是大事,容我想想!——要去哪里?”

“你要考虑?别说我没给你机会!”莉莉有些生气,要知道她下很大决心邀请他,这意味着她可能接受他。

“好吧,我同意,不过我俩能否住在一起?”皮特曼非常关心这个,说话有点结巴。他有些怕她,她像宠物店里长满硬刺的白化针鼹。

“就这样吧,你白白浪费我十分钟!”

“哦,宝贝,晚上真不能见个面吗,我已准备好了一切!”

皮特曼还说什么,莉莉摁掉电话。她环顾窗外,校园里情侣出双入对,有的在校园台阶上玩飞盘,有的在草坪中间聊天,卿卿我我,好不热闹。目睹人家的亲热劲,想到背后被称作“石化公主”,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也有男朋友的!”她悻悻对自己说。在原地发呆片刻后,她扶起眼镜,把头发扎成马尾,快步回到自习室。

黄昏时分,她抱着书本,一袭白衣,甩动发辫,走出图书馆。为早点见到爸爸,她提前半小时收工,感觉一身轻松。经过文印室,黑人小伙像鱼一样张嘴冲她笑,她视而不见。下了门口台阶,她拿掉耳机,再次打量校园:难得天边有落日余晖,空气蜜蜡般粘稠,路畔盛开茂密花朵,喷泉折射阳光,水池水花悦耳动听;无数人在门口进进出出,再难看的脸也被夕阳罩上金质面具;一群留学生在草坪聚会,她从未想过加入他们,就像不会参加得克萨斯州长角牛王比赛一样;椅上依偎无数情侣,彼此像向日葵靠近,她看了不免泛起醋意;房檐下、树枝上见不着燕子的影子,耳朵却被它们吵得生疼;离这里五分钟路程,有她钟情的哈德逊河。虽值枯水期,仍传来泠泠水声。河沿两边长满绿油油的大树,她喜欢站在树下,看大船像蓝鲸触到她鼻头。稍远处,圣约翰大教堂似巨神俯瞰人间,但老而安祥。校门外,西114街果然塞车。司机们戴着亮闪闪的眼镜等绿灯放行,两边行人边走边抬头望天。——活泼宜人的春景加上诸多美好想象,令她心情大好!手机有信息过来,爸爸催她回去。她赶紧找到路边的车,打开音乐,驱车消失于晨边高地狭窄的楼际间。


本文节选《蓝鸟与玫瑰》片段,所有版权已和作者取得联系,转载请注明“鲲鹏悦读”。

《蓝鸟与玫瑰》在演绎一段跨国跨界、感人至深的生死恋情的故事中,以中美两国存在众多误解和罅隙为背影,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以及势必走出去的历史趋势,揭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亦是天道,道为天下先,和为道之先的道理。

小说选择国际话题,故事性、可读性强,既有对美好爱情的描述,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剖析与展示;既有对大北京熟悉场景的生动描写,也有对美国当代社会的深度透视,展示性格与爱情的艰难、官场政治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诈、各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传统文化传承的困惑、北漂族的奋斗与艰辛、第三世界对美国霸权和傲慢的敌视,等等。文风严谨,内容生活,故事结构严谨。

莉莉从小生活在美国纽约,长相美丽,性格清高,被誉为纽约的玫瑰。她家境富裕,母亲是州议员,父亲是驻日美军舰长,但从小受到的严格管教也使她非常敏感和孤僻。大学毕业前夕,她进行了一次中国之旅,遇到北京道医玉真,由此开始了一段生死之恋。

全文二人跨国、跨界的生死之恋为主线,广角镜般展示了中美两国社会丰富的社会层理和人文风貌。美国方面,既有以莉莉父母及史密斯等人为代表的主流社会的混乱、阴暗和刚愎自用,也有以贝尔神父、女歌手为代表的美国下层社会的挣扎、痛苦和无奈,还有以南斯拉夫女佣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对美国的敌对和仇视,以及中国留学生陈梅的婚姻悲剧和间谍案。中国方面,广泛深入地对现代中国、现代北京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进行细致描述与刻画,既有玉真助手小罗作为北漂奋斗的酸甜苦辣,也有当今传承道教和医药文化中的困惑与努力。小说在当今中美之间有诸多误解和间隙之际,一方面试图反应社会和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探讨如何消除国家、民族及种族、社会生活各种隔阂的思路和做法。

“自己为什么喜欢玉真,又为什么厌恶美国而喜欢上中国?”在经历生死之恋的同时,莉莉也在苦苦这个问题。就在她患乳腺癌临终之际,在一场醮蘸仪式当中,满天蝴蝶为她拼出了答案……

相关文章

  • 蓝鸟与玫瑰(1):中美跨界爱情与现实

    一(部分) 从二○一二年五月开始,纽约天气迅速变暖,哥伦比亚大学进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毕业班教室和毕业生寝室空空如...

  • 玫瑰的红

    弦铃 一只玫瑰的命运与爱情的命运有关 玫瑰的红与爱情有关与血有关 玫瑰的刺与爱情有关与疼有关 玫瑰的花瓣与爱情有关...

  • 【不成行的诗】桥

    文/蓝鸟爸爸 理想与现实的衔接总是不远不近的距离路再远再长都不及它的深刻 爱情与命运的纠缠总有动人的故事跨越千年任...

  • 爱情与现实(1)

    有人说,结婚这件事总会有遗憾,结不结婚都会有的,结婚的羡慕没结婚的,没结婚的羡慕结婚的,而我属于前者。关于我婚姻的...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Day32

    艺术领域: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4~5岁: 1、在欣赏自然界和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时,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 ...

  • 结界与跨界

    结界与跨界 火山 看一穿越剧,花界花神的女儿被结界于花界中,还被以为是紫藤花一枚;而天界的火神,在凤凰涅槃之时,受...

  • 跨界与业内

    我也来更个短文。 这两天看《太平广记》,被里面一则逸闻给逗乐了。 说,江西有个驿站官员自认为很能干,跑去跟刺史说,...

  • DISC助力会务更完美

    中美高峰论坛在南京顺利召开!!同事们“跨界”演出完美落幕,为什么说跨界?是因为我们不是专业做会务的。作为会务成员的...

  • 跨界营销:轻松实现1+1>2的效果

    跨界营销已经在营销界极为流行。啤酒与服装、房地产与奢侈品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通过跨界实现营销双赢,得到强强...

  • 一加手机6T迈凯伦定制版的想法,是让“速度”来说话

    “两个品牌的跨界,不是logo的简单叠加,而是品牌精神与理念的彼此契合。” 尽管是跨界合作,可一加手机与迈凯伦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蓝鸟与玫瑰(1):中美跨界爱情与现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mg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