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的故事

作者: 昌平老刘 | 来源:发表于2021-11-24 22:16 被阅读0次

前天晚上坐滴滴车时,司机用另一个手机在一个群里聊天,群里都是司机,大家都直接语音,还是免提,所以我听的清清楚楚。

大致意思,是有一个人跟他们这几个司机要好处,也不多,三条玉溪烟,队长两条,他自己落一条。据说是前年给了,去年给了,今年还没给,所以对方直接来要了。

我有点好奇,就开口跟司机打听,算是搞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直接讲出来给大家听,忽略掉司机叙述的角度。

其实事情很简单。

他们总共11个司机,有一个群,平时会从村里往地铁站送客人,当然属于“黑车”性质。那个要玉溪烟的是一个城管队员,负责那个地铁站。从城管职责来说,他们这些“黑车”,可管可不管,不让你在地铁站门口停车,也有道理,可以认定妨碍了交通。你稍微停一分半分钟,让客人下车,他不来干涉,似乎也说得过去,全看城管主观意愿。这样一来,因为那个城管一直“照顾”他们这个小团体,默许他们送客停车,所以“理应”得点好处。

照拉我那个司机的说法,三条烟不过750元,11个人均摊,一年也就这么一回,无所谓,给就给了。

司机叙述的时候,我也附和着说,一年才三条烟,一个人不过几十块钱,不算事儿,给就给了吧。

其实认真想想,事情虽小,里面包含的道理可不小。

都说权力寻租,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按说一个城管队员,权力实在不大,可是就算那么一丁点儿的权力,它也要尽量放大,并且找到寻租的空间,实在让人佩服。

城管这两个字,在中国这个环境之中,似乎有些贬义,最起码我会这样来理解。不为别的,看一看每年跟“城管”两个字有关的负面消息,就可以明白贬义有一定道理。

反过来再看他为什么把那么一丁点儿的权力,也要压榨出来寻租的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城管队伍里面,综合素质不高,这是一,另一点,就是他们的收入也普遍不高。都向往多挣钱的生活,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多挣钱,只好想方设法搞点灰色收入。

其实这也是人性的表现。有公就有私,有私就有弊。人的聪明才智,总是首先体现在自我环境改善这个方面。其实这方面的“人性”,也是动物性的体现:追求个体生活环境的最优化。

这三条玉溪烟,算不算苍蝇式腐败,我搞不清楚,但是我知道这样不正常。不正常的原因,我也搞不清楚,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消除掉这样的不正常。

好吧,就算凑个更,记录下来算逑。

相关文章

  • 听来的故事

    我有个同学是律师,酒桌上无意聊到她手头接的一个案子。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伯,在几年前,一个偶然的...

  • 听来的故事

    这是一棵树讲给我的故事。 它的姓名、籍贯就不便透露了,其实它也没有告诉我,只知道这是一棵将死之树。它用自己稚嫩而又...

  • 听来的故事

    《邻家少妇》 贾平凹 第一个故事,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世上有位英雄,他来到一个村庄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事。...

  • 听来的故事

    2018.07.21 星期六 晴 我们村里有个老太太,姓张。今年80有3,家就在公路边。前年老伴过世后,唯一的儿...

  • 听来的故事

    傍晚,两个互不相识的中年男人在小店门口喝酒。边喝边聊些社会新闻。 小区一个本地中年女人,认识了一个台湾男人,成为了...

  • 听来的故事

    三个婆姨一台戏。一大早,和邻居几个同龄媳妇正在闲聊,其中一个接了一个电话,原来是是她同事丽打来的,她一边电话一边随...

  • 听来的故事

    我的妈妈经常跟我讲故事,慢慢的我就听来许多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以...

  • 听来的故事

    题记:一个看似结束的故事,其实可能是另一个更大故事的一部分。 拉莫娜的阅读故事从母亲开始,在她母亲最后的时光里,她...

  • 听来的故事

    001 “嘿,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吗?” 姑娘扑闪着大眼睛看着对面的男孩,轻启薄唇问道。她向右歪着脑袋,左手拿着笔记...

  • 听来的故事

    某日下午,和姑姑、爷爷坐在一起闲聊。听到他们讲小时候的故事。有的感动有的搞笑,为了留个纪念,特地写下来。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来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mo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