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的是对这四个字的理解,不过光理解肯定是没多少用的,只有落实到具体的生活里,才可能有所帮助,
那么或许该思考和审慎自己的生活,都主要有哪些内容,自己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有哪些地方可能存在问题,哪些地方满意,哪些不满意,有没有可以转变态度,或者用自己行动加以改变的地方。有肯定是有的,只是平时忘了思考,每日三省,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不想就不会有所行动和转变。
首先,睡觉时间。
我的生活里很大,或者说最大的一部分时间,是陪孩子,平时早上八点送,下午四点接,晚上四点以后的时间,以及周末的时间,是陪孩子在一起。另外,因为家里一些特殊的原因,白天的时间如果我妈去上班,我基本上要留在家里,出门我也不安心,而家是生活的道场,即使有书房,即使我也基本上想做什么做什么,但确也很难专注的做什么事情,总觉得这里那里需要收拾或者调整。
不过,我知道肯定是自己利用的不充分,可以改进的地方有很多。
这周,我开始调整作息时间,理想的情况是,把孩子调整到八点,至少不超过九点就睡觉,然后我也一起睡,然后早上四点左右起床,这样,孩子有了更充足的睡眠,而我从早上四点到上午七点之间,可以有三个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
为什么我想这么早睡觉呢?因为我发现,其实八九点以后,即使我没睡觉,做的也不是什么要紧事或者说重要的事,而孩子也就是玩玩这个玩玩那个,而且,如果我不是真的睡觉,伊伊也不睡。
所以,我希望逐渐把这个训练成一项习惯。有趣的是,这个念头是我上周日产生的,我想要不要试试三点半起床,然后我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也没有设闹钟,可早上一睁眼,看表,正好3点30. 接下来的这几天,也一样,不管是几点睡的,醒来的时候都在3点30分左右。
这中间,有两天九点半左右睡着的,还有两天大约十点,一天有些晚,都到了十一点。
按照目前的进展来说,早起问题不大,关键是早睡还需要再做点努力。
早睡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是伊伊的时间有时候我搞不定,周三周四学跳舞,到家里七点来钟,她还总想要再玩一会儿,吃一会儿,看会儿动画片,喝牛奶,洗漱,看姥爷,玩儿学习机,讲故事,中间还有和她爸爸视频……这一套程序下来,起码俩小时,而又时候,光第一个玩一会儿就会卡住,伊伊就是坚持她还没有玩够!
不过,最近看了不少关于习惯养成的书,了解了一些原理和方法,只要坚持,习惯总是可以养成的。我现在就发现了一个小窍门,就是在七八点的时候,就和伊伊说现在天已经很晚了,都是深夜了,得赶紧睡觉,就是把之前要睡觉了的那种感觉和程序提前。这里面最需要调整的肯定是我自己,因为只有我早睡了,把整体的时间和程序捋顺,也就自然而然了。
第二,起床时间
这个起床时间主要是伊伊,幼儿园是说吃早饭的话8点20以前到,我们基本上都是掐点,或者晚个三五分钟,因为那时候也会遇到其他刚去的小朋友,所以我虽然知道不早,但也没寻思是不是太晚。直到上周有一天,我恰好在8点40分左右打开幼儿园的监控,发现十来个小朋友都已经吃完饭坐在旁边小椅子上了,就剩伊伊和另一个小男孩儿在小桌子上还在吃饭,过了一会儿,那个小男孩儿也吃完了,而我们伊伊,就是那么不慌不忙,一口一口,或者说半天一口的细嚼慢咽,把我着急的都恨不得去替她吃了,后来我急的没法看了,过了大约七八分钟我再点开,看伊伊终于吃完了,老师收走了餐具,开始摆上课的小椅子。
接下来的两天,我在那个点看监控,才发现早上的步骤是在大厅换好鞋子后,进自己班级里先是老师给脱衣服,然后去洗手,然后才是坐下来吃饭,这个前前后后就大约四五分钟,我们伊伊还不着急,所以等她坐下来吃饭,很可能从进园开始都过了十分钟,这时候已经有早去的小朋友吃完了,而我们伊伊吃饭慢,还非要都吃完,也是我一直没想着看早上的监控,这都好几个月了才发现。
所以我现在早上,就怕伊伊迟到,今天早上又有点晚了,我就和伊伊说,要是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那你就和老师说我也吃完了,然后伊伊说:不可以,要都吃完!我说你要是不太饿吃饱了也不用非吃完,要不别的小朋友还要等你,伊伊说不行,老师说不能浪费!我说伊伊那你就快点吃,伊伊说不行,要慢点,一口一口的吃。我说那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你不着急吗?她说:我不着急,就要吃完!
所以,8点20到就成了我之前的习惯,总觉得10分从家里出来就赶趟,7点50起床也来得及,不过事实上,这样就很赶,而且常常会晚好几分钟才从家里出门,所以我这个时间点得改,把之前想的上学时间8点20,改成8点到园,7点30之前让伊伊起来,一切就可以从容很多了。
第三,出门准备
出门准备,一个是伊伊,一个是我。
决策是很占用精力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越程序化就越好,这样一个程序接着下一个程序,什么时候能像吃饭走路一样,不需要大脑思考就很自然,就能不知不觉省出很多的时间来,关键是可以节省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
就好比,今天穿什么,早上吃什么,过去就常有这种经历,就是来来回回琢磨了一个来小时也没拿定主意,然后发现自己已经很累了,甚至门都不想出了。
我们做不到每一天穿一样的衣服,但我想可以做的有下面几条:
1. 每次衣服穿过,该洗的就放到要洗的地方,不需要洗就马上叠好放回原来的地方;
2. 把衣服搭配好,如果每一件衣服都搭配指定的一件或几件,下次拿起一件时,就不用再思考和什么一起穿了;
3. 每天晚上睡前,看一下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把我和伊伊要穿的衣服都提前准备好;
4. 水壶:伊伊每天要自己带水壶去幼儿园,可以提前把水壶打开盖子洗好摆好,早上水晾好后直接倒进去,放回书包;
5. 包:我出门常规带的东西有:卡包,小镜子,湿纸巾,干纸巾,充电宝,笔,本子,耳机,钥匙,口腔喷雾,有时候时间长可能需要防晒和粉底,还有时候带零食和牛奶或者饮料。
其中钥匙和耳机是出门必带,其它的东西根据情况,出门时间和地点决定,我觉得可以这样:
钥匙和耳机,每次回来就放在门口柜子上,这样保证下次出门不会忘或者现找;
外出带的的本子、笔,可以准备两套,一套放书包里,一套备用或者放别的常用的包里;
小镜子、纸巾、充电宝,口腔喷雾,还有备用耳机,专门放一个小包里,充电宝有两个,每次用过一个回来就充电,换另一个放里;
再准备一个小包放零食和饮料,可以准备两个,一个是自己用的,一个是和伊伊一起出门时候用的;
伊伊跳舞的服装,每周四回来就洗好,干了以后马上放回固定的包里;
游泳的东西,每次回来洗好晾干后赶紧放进一个包;
再找一个小包,放我和伊伊出去玩儿时候带的汗蒸服和袜套;
一个小包,放伊伊出门玩儿的备用衣裤;
等我再想起什么场景再来补。
这样,每次出门只要确定带哪个大包,然后根据需要把小包组合一下放进去就可以了。
第四,睡觉流程
习惯形成就是一个回路,生活里的大多数场景也都是经过无数次重复而内化了的流程。
想提前睡觉就要创造出利用睡觉的条件,反思我之前睡的晚的一个原因,就是对于洗脸刷牙这个步骤,总是拖沓,因为觉得有点麻烦,尤其是给伊伊洗的这个步骤,一想到她要是不配合我还得反复好几遍,就更是想拖,这样拖着拖着,时间常常就更晚了,时间一晚这些步骤再一卡住,等睡觉就更更晚了……
所以,我想转变的关键就是不要拖,不要总想回避这个问题。
其实只要是早早的洗漱好了,心里就觉得没负担,似乎随时都可以睡觉了。
那我想可以这样做:
如果伊伊放学直接回了家,一般时间不超过五点,那我们进屋就洗手,换衣服,让她在自己的小桌子上玩一会儿,画一会儿,如果她想看动画片就看一会儿,反正她自己自由安排,然后可能会吃饭,这个过程就可能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可能就六点半七点了。
这时候,马上准备好牛奶,如果伊伊想吃水果的话就给她切水果,等她吃了喝了,最好不要超过七点半,就带她去刷牙,洗脸或者洗澡,关键就是这一步,不能拖。
如果顺利,八点来钟,不超过八点半,上面的步骤该进行差不多了,就哄伊伊上床,她上床一般要玩儿学习机,至少十分钟,要是玩嗨了,可能二十分钟,接着,就要我讲故事,一本大约五分钟,我就可以多讲几本,讲到她困。
这样,九点多,不超过九点半,应该就能睡着。
不过周三周四,或者晚上去同学家玩儿的话,就有点麻烦,因为她回家后,还是要把上面的流程来一遍,这样的话,就要尽可能想办法缩短她第一个自由玩儿的时间。
我还考虑的有,天渐渐长了,可以开始放学带她在户外玩儿一会儿,跑累了睡的就快,还可以带她去小区里的游泳馆,这样也可以消耗消耗体力。
睡得早,伊伊就能睡得更好,起来更从容,我也能保证早起,需要日复一日的磨呀。
今天先到这,下次再继续研究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