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山下英子最新出版的一本书《一日一处》,山下英子就是提倡“断、舍、离”的人,自《断舍离》出版后她先后出版了多部作品,包括《舍:做减法的勇气》、《家事断舍离》、《空海与断舍离》等。
01.看这本书的目的:
关于“断舍离”、关于“极简生活”、关于“收纳整理”一直是我热衷关注的领域,遇到山下英子这本《一日一处》忍不住阅读起来,希望有新的收获与心得。
02.本书目录:
印象深刻:30秒内10个对自己的形容
一天收拾一处
必扔物件top5
完成断舍离30天大挑战(卫生间、卧室、餐厅、客厅、走廊、玄关、露台)
“断舍离专家”必须记住的两件事
那些“让人头疼的场所”
用“丢弃三原则”让工位清清爽爽!
清理大量垃圾废品的方法
03.金句摘抄
1.从这一点来说,断舍离和收纳根本没有关系。我们关心的不是怎么才能收,而是怎么才能不用收。所以我们需要做出取舍选择,只留下最最中意的物品,完全没必要把柜子塞得满满当当。
2.如果你想自由自在地存取物品,那么在空间中留白就成了关键。被物品塞得密不透风的柜子和一个有多余空间的柜子,哪个更方便我们找东西?
3.不要让物品停滞,也不要被物品控制,使物品新陈代谢才是断舍离的本质。
4.大量囤货把收纳盒装得满满的。尽管全都收纳进去了,却依然改变不了它们扼杀空间的事实。请学会只保留你需要的数量。
5.人类天生有囤物的习性,断舍离是反抗本能的行为。
04.读后感受
1.必扔物件有收纳箱、一次性洗漱品、便利店的塑料勺、文具、时尚商品,这必扔物件TOP5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收纳箱。因为有孩子,家中无论是自己买的还是爷奶给买的,还是他人转手送的玩具,真的很多。
光收纳玩具都有三个大透明箱和一个收纳柜。各类球,拼图,积木,遥控车,电动玩具,早教盒子,真的是不知不觉越来越多。
关于玩具书中建议可以选择捐赠给幼儿园、福利院,书中提议保存状态良好、污渍较少的玩具可以申请捐赠给附近的幼儿园、福利院等机构。但并非所有机构都接受捐赠,事先需要确认。对于这个提议,可以进行尝试。
2.“断舍离专家”必须记住两件事:让漂亮的东西映入视野美才能令人舒适和间隙是一种闲适的美。
与收纳讲究“7.5.1法”不谋而合。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像衣柜、壁橱、抽屉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7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
像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关上门依然能“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5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展示的物品一般属于能够给人带来视野美的享受,令人舒适,让人心情愉快。
无论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空间都要留有空隙。如同画画讲究留白,摄影也讲究留白。生活美学亦是如此。
林语堂曾说:“看到天上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太多的占有欲,想要拥有很多东西,每天为了生计疲于奔波,为名忙为利忙,没有给自己留有时间思考人生。我们需要做出取舍选择,无论对于物品还是自己的人生。
3.人类天生有囤物的习性,断舍离是反抗本能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或轻或重地患有囤积症,因为我们把自己的记忆凝固在了囤积的物品中。
在《囤积是种病:别让杂物堵住你的幸福》一本书中作者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喜欢囤积物品的人患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喜欢囤积物品的人通常在处理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不但如此喜欢囤积物品还会将生活空间不断填满,这些堆积如山的杂物会花费很多时间进行整理,被这些物品牵着鼻子走。
所以不要被物品所累,被物品所控制,我们要践行“断舍离”。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将物品控制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及时处理过期物品,固定家庭用品的摆放位置等。
05.践行清单:
1.联系周边幼儿园或福利院,捐赠家中玩具。
2.伸缩架乃断舍离大敌,将家中不要的物品连同伸缩架一同丢掉。
3.控制书房存书量,只保留必读的书籍。处理掉不读的书,让总量控制发挥作用。将书籍转卖给二手平台。
齐帆齐2期28天写作营(16)158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