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柔也

儒,柔也

作者: 荷敬茶舍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22:42 被阅读0次

儒,柔也。一个柔字,当然含有柔弱之意,但却不是,柔弱禁风,手无缚鸡之力。柔者,揉也,揉万物也。这是在彰表儒家的弱德之美。这种弱德之美,如水,天下至柔之物,却“居善地心善渊”,张养万物,润泽万物而不争;如草,生也柔脆,即便是坚硬的岩石,也无法阻挡一颗种子的成长,所以在涂鸦峭壁之中,也时常有着轻轻茵茵。如风,无色无形,无影无踪,但是作则,万窍怒号,也可春风化雨。这是融合了揉万物之意, 真正的儒者就是将这些柔的美德融入各行各业。

真正要了解儒者的特质,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大其心而入其道,敞开心扉,听听孔子怎么讲,品行应该怎么行,用心感知,尊崇儒者品德的特质与美感,否则即使真有儒者向你迎面而来,可能也是擦肩而过,浑然不知。

任何事物一旦有形就有限,穿儒服就是真正的儒者吗?不一定。者道袍者就是真正的道家吗?不一定。披袈裟的就是真正的方丈吗?不一定。一身黑衣者,也可能不是侠客,而是盗贼,所以孔子对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彻,他的回答很有深意。

他说自己小时候住在鲁穿着宽大的衣服。长些年龄, 居在宋,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自己穿的是不是儒服,但我知道一名君子要学也博,其服以乡,衣着要入乡随俗。

要学并且博学才有能力,入乡随俗。穿什么衣服不是重点,学也博,其服以乡是重点。孔子看来真正的儒应当具有高洁的德行。

入乡随俗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个人,融入集体,融入社会,融入才有价值,融入并不否认个体个性自由的价值,在融入的前提下,保持人格和思想的自由,人才真正有价值。

儒者风范,大家典范,首要就是入乡随俗,亦可名曰“时中”。此乃前提,亦是主旋律。入乡随俗是儒者的重要能力,甚至是核心能力。

相关文章

  • 论语新视界170|“儒服”或者“君子服”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甲骨文中有儒帝子、儒人、儒师、子儒的记载。这说明,在孔...

  • 儒之柔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

  • 汉服形制——儒服

    儒服是中国古代儒士所穿的服饰,峨冠博带,风度翩翩。 ①《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讲儒...

  • 儒的前提是術士

    《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術士,才稱儒。”《周禮·太宰》:“儒,以道得民。通天地,以道得民。”在術之上,...

  • 儒法论

    千古治道所重者,惟儒与法。乱世重法,治世重儒。凡治安之道,儒重则柔,法重则刚,柔则难立,刚则易折。故治国之道,杂用...

  • 今日一字(8)——起起伏伏的✪儒 ✪

    《陋室铭》里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白丁是不识字的人,儒是什么? 《说文》:“儒,柔也。术士之称。” 欲说...

  • 儒之柔——来自摘抄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

  • 选段(一):儒与水

    材料1: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

  • 国学儒

    儒学,既是传统国学,不妨我来注解释义一番,也为传统国学以正视听。 儒,柔也,术士之称。这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

  • 韩非子--第50篇 显学

    原文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柔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yn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