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家,父母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
《读懂孩子的心》中,有一章节是与孩子一起成长:让孩子远离焦虑,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为什么孩子会变得焦虑呢?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父母的情绪。
父母的过度控制,过度紧张,就会把情绪放大,孩子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长期以往下去了,孩子内心的一个东西------安全感就被破坏掉了,产生了焦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焦虑是一种大脑功能障碍。通俗地讲,焦虑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面临不确定状况的时候,他们无法对事件的结果做出预测,在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读懂孩子的心,让孩子远离焦虑
如何才能缓解孩子焦虑呢?积极的家庭教育一定程度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孩子玩完玩具后能把玩具收好、放好,家长可以说:“你很棒,你刚刚这个行为叫‘自律’。你懂得自律,懂得自己管理自己,懂得秩序感。”
要告诉他这是对的,把正确的一面告诉他。他会有成就感,会乐于再做这样的事。
无论是出于关心爱护,还是其他的感情。父母都要对孩子适当放手,不要对孩子的焦虑行为做出过度反应,父母的过度关注,会让她更加强化这件事情。遇事正常处理即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做一个淡定的父母。
好的沟通方式才是解决问题最快的途径,大吵大闹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时还会极化矛盾。曾经有一期育儿类节目中,那个小孩遇到问题会打他的妈妈,后来才了解到原来他妈妈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打他,双方都没有沟通过,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也不懂父母的无奈,才能造成那样对打的局面。
读懂孩子的心这种书中也提到了减少孩子焦虑,要限制自己的忧虑和想象。有四个思维方式可以帮到我们。
焦虑来源于担心。
人是一种特别善于幻想的动物,大量的矛盾是幻想出来的。人的痛苦往往来自推理。“庸人自扰”就是说很多烦恼是自己找来的。就好像有个电视剧里边的剧情,有个朋友恶作剧发了这暧昧的话语,老婆气的要离婚,到头来才发现那个朋友是个男的,而且是玩大冒险输了的惩罚。
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处理事情的态度,事件发生未必导致你的压力增大,在事件发生和压力增大之间,隔着你的思维方式——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
我们特别容易在生活中产生全有或全无的表现。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一件事就特别高兴,也会因为一件事特别不高兴。同样的事,它未必完全是个好消息,也未必完全是坏消息。当我们看透全有或全无时,才会达到中庸,才知道生活中发生什么事就处理什么事,只要保持正面即可。
其实让孩子远离焦虑,最好的就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爸爸妈妈永远爱他,这样孩子才有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