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91106/c81c80ef96aedcfb.jpg)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其中有一种不幸叫做“孤家寡人”,特别是人到中年的时候。
人到中年,单位有永远处理不完的事儿,家里有永远管不好的孩子,或许上边还有孱弱多病的老人,口袋里却只有一花就干净的钱。
好像有这么多烦恼的事情,就应该一直生活在喧闹之中,缺的是闹中取静。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单位事情虽然很多,但都是公事儿,你不能把与人工作当成交心交友,最想交流的事儿反而没人说,也没人想听;孩子是永远的话题,你殷切与共,可他们无法真正懂你,就园丁像面对一棵枝繁叶茂的小树,园丁有园丁的职责,小树自有自己的生长;你的另一半儿呢,和你面临一样的单位、孩子、老人等诸多方面的事儿,上班的时候没时间交流,下班的时候都跟孩子交流,周末还要拿出时间跟老人交流,有的时候还要把工作拿到家里来做。
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你给别一半儿打电话,忙的时候没办法接,过后也懒得回了;发个短信,也往往有去无回,或者觉得没什么大事儿,嗯一下,哦一下,就过去了,总之就是没的聊。单位就一个办公室,忙时偷闲,想告诉别一半儿一件有意思的事儿,可想了半晌还是发了朋友圈儿;家里就那么一点空间,忙完了孩子的作业,想跟别一半交流一下,无论从哪个话题开始绝大部分又回到孩子身上,并且绝大部分情况是不欢而散。教育孩子已经成为继中医之后,又一个让人鸡犬不宁的话题。
要命的是,人到中年大都固执起来,都觉得自己阅历丰富见识卓绝,看谁都是毛病,都不如自己。可是,人到中年毕竟积累了足够的人生教训,看着别人的毛病都能闭紧了嘴巴不说,但对自己的另一半儿就没那么客气了,说这还好,如果对自己的另一半儿失去了信心, 说也懒得说了才更要命。
于是,我们就都变成了一个内心充满交流欲望,却不知与谁言的尴尬中年人。特别是对于男人,孩子长大后,都会在作文中写到:“我有一个严厉而不苟言笑的父亲”。人到中年,有时真的笑不出来,因为你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如果大家都是孤家寡人的样子,那就得改变。改变得从交流开始。想交流的时候,别发朋友圈儿了,直接发到你的别一半儿哪里;能当面聊的就不要打电话,能打电话说的就不要发短信;没有接到的电话要及时回,没有及时回的短信要记得回。
不知是谁说过的话,意思是说家庭需要经营。家庭就像一个股份公司,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需要经营,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经营,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需要经营。经营的好天天分红,经营的不好天天催债,严重了有的股东就会撤股,公司就会破产,有的公司还不得不破产重组。打心底里希望每个公司都生意兴隆,天天,年年都分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