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作者: 辛昕_b189 | 来源:发表于2017-07-09 12:09 被阅读0次

游戏力2读书笔记2

学习更有效地帮助孩子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第一步

共情: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共情empathy

为什么要共情?

共情,可以持续为孩子建立安全感。没有共情,我们很容易对孩子的恐惧不以为然。总是无视或否定孩子“不值一提”的担心,孩子就不可能与我们分享他们内心更深的恐惧。

如何共情?

1.找到究竟是什么让孩子如此不安?并在认可和共情的基础上给予孩子安慰。

共情,为孩子开启一扇积极解决问题的大门

2.不做裁判!不要去裁判孩子的恐惧是否合理,再荒唐的恐惧都需要父母去接纳,因为对孩子而言恐惧的感受是真切的!只有放弃评判,才能与孩子达到更深的共情。

3.保持耐心。

4.认真而贴心的回应,或者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第二步

用我们的镇定与信心感染孩子。

1.接纳孩子的现状,然后一步步引导他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2.处理自己的焦虑。焦虑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自己有焦虑,需要先处理好,找到并直接面对自己的担忧和恐惧,然后做一些放松的练习为自己减压。做自己的“好父母”。温柔而坚持的轻推自己去直面恐惧。

情况二:忍受不了孩子受挫折而焦虑。要了解没有挑战,孩子的能力和自信无从得到发展。我们不应事先过度保护或频繁救援,而是在孩子受挫并寻求安慰时,及时通过联结来抚平他的伤痛。

摆脱情绪困扰的最佳方式是找到理想的“倾听伙伴”。

3.温和而充满关爱的对孩子说“你行的,试试吧”。

方法1:当孩子害怕时对他说:“看看我的眼睛吧,里面有没有害怕?”这可以大幅降低孩子的紧张值。——做孩子的“第二只小鸡”

方法2:“我也非常紧张。让我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放松点呢?你愿意和我一起试试吗?”和孩子分享放松大法,或商议安全计划。——和孩子一起寻找“第二只小鸡”

4.恰到好处的劝慰。什么是恰到好处的劝慰呢?1.绝不轻视的态度。2.先认可感受,再想法开解。认可孩子的感受,最有效也最简单的做法是复述孩子对你说的话,不要急于否定、争辩或者修正孩子的话。只有当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被认可后,他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劝解。3.15秒劝解原则。如果劝解在15秒内没有发生作用,就放弃它,再想别的办法。4.辅助而不是代替孩子进行理性评估和解除警报。

5.帮孩子获得面对困难的勇气、“我能行”的信心,以及摔倒后依然能站起来继续向前的力量。

相关文章

  • 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游戏力2读书笔记2 第一步 共情: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共情empathy 为什么要共情? 共情,可以持续为孩子建立...

  • 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对危险保持警惕并没有什么错,如果有人突然害怕起来,可能是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危险。但是有的孩子无法区分“真实的危险...

  • 读书|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焦虑的缘起,可以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事实上,童年焦虑是很普遍的,因此也可以看作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而,不管焦虑是多...

  • 游戏力

    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本书共包括8章内容:童年焦虑与大脑安全系统;共心共情,养育自信;放松与打闹游戏;临界点—...

  • 作业(一)

    1 复习并体验共情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 共情真的有那么好共?

    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FROM 百度百科 ...

  • 感同身受

    同理心在心理学又称为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认知共情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理解,情感共情指个体受他人的情绪感染。...

  • 共情

    共情,见百度解释: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看亲子教育类书籍常...

  • 共情,共情,共情

    今天情绪管理失败,小小的崩溃了一下。 最近几天有些辛苦,加上天气燥热,真的很没有耐心。在外面玩的时候,儿子状态不好...

  • 贵族精神感悟

    同理心和共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心共情,养育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fr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