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温度不冷不热,有时来点微微风,给人一种挺舒服的感觉。
热天栽的菜扯了,拿着小件工具松了松土,打算种点菜。
种什么呢?生虫的菜是不能种的,不愿打药,也不会打药,看着那一条条的小虫子,会生出别样的感觉来,所以只种几样不起虫的菜。
芹菜,宴席菜,油麦菜,波菜,大蒜籽,这几样可以种。冬寒菜买了,是不能种的,据说是生虫的。想栽点红油菜,也生虫,也放弃了。
现在已有的菜是韭菜,小葱。种下刚说的这几样,估计要二十天才有二寸左右吧,反正不知道,猜半猜半。
种点菜真好,每天有事没事的,不是在楼上望望菜的长势,就是下楼瞧瞧,每样菜都认真看看,就像看书一样,一一看,甚至几遍,想着什么菜隔几天又长怎样了,又需要淋了不,土里那几颗冒出来的杂草应该扯掉,要不还可以拿小工具松松土,把杂草连根拔起,不再长出来。
出出进进中,总是要经过这片小菜地的,没有不停一会的,关心程度就像侍候人一样,不会让菜有半点不适,连刮风下雨都要看看,会不会风太大,雨太急。
其实,这大自然中生长的东西,哪会要这等关心和爱护呢?来一点点就可以了,正常就可以了,哪要这超常的关心,就连睡觉中都会想那么几次,多次,这够多了。
其实这够多了,怎会不知道呢?只是看得多了,就自带情怀了,和它们达成了一种心的沟通和问候。若它们是人,就会领会到培育的心情,领会到期盼的热切,更加领会到摘菜给父母吃的高兴。
虽然这菜不多,却是能带来许多心情的,特别是想到若父母在,常来这里,可以让他们来打理,以便有事干,不因无处走动而寂寞,可以让他们有小小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更能想到的是,这小小菜地本就是照着父母菜园设计的,只是缩小版而已。他们一见,说不上有多欣喜呢,这熟悉的菜地模样,自带情怀,亲情。
如若闲时,拿一张小桌,几把椅子,泡几杯家乡绿茶,一起闲聊家乡,世态……是多么惬意的事。可惜,这些都是想象,父母早已不在。不过也好,看着这菜地,时常想起,也是一乐事。
除了这些,和远在他乡的同学聊天,也自然提到楼下的菜。要不是她楼下也正好种了菜,有相同的话题,就缺少了一个聊菜的出口。
当然聊天不单聊菜,还会聊别的,如书,工作,学习,新闻,儿女,修身养性……
往往聊菜,总会占了一些时间,因为从菜能聊到许多方面,如家人喜欢吃什么菜,菜要怎样做合家人味口,菜的搭配,菜的营养……这些都是知识。
这小块菜地,它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它是菜地,也是一幅画,家乡的画,父母的画。这画是动感的,也是静止的,动的是情,静的是地。
这菜,无论怎么看,时时自带香气,自带烟火气,从家乡飘来,留在心间,种在心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