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成长强国风发现……
三点真切体会,让你的生活更洒脱

三点真切体会,让你的生活更洒脱

作者: 小朱品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5:37 被阅读34次

我写文章有一个原则:所写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的切身体悟。不一定都能做到,但绝对是真情流露。

在修行这条路上,我看过不少哲学,国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在多年摸爬滚打和反复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一些核心理念。

因为我相信“大道至简”,但得本,不愁末。以下三种体悟,个人认为直戳根本,绝不谈玄说妙,纯属“经验”之谈,或许可以帮助大家消除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一.不过掌控情绪和欲望罢了。

修行为了什么?一言以蔽之:能够做自己的主人。这句话乍一听,有点莫名其妙。从建国开始,我们中国人不就已经站起来了吗?不是早就当家做主了吗?是的,从外在环境来看,确实如此。

但从内在环境看,大多数人都还是“奴隶”。没错,都是欲望和情绪的奴隶。稍受刺激,则心神不定;偶遇不测,则痛心疾首;顺境之时,洋洋得意;逆境现前,满腹牢骚;看到所爱,想入非非又得不到,则辗转反侧;遇见所恶,愤愤不满却躲不开,便寝食难安。动辄怨天尤人,甚至寻死灭活,岂非“欲情”之奴隶哉?

一个人只有能够掌控情绪和欲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此并非压制“七情六欲”,乃是对“七情六欲”的一种收放自如。很多人之所以痛苦,就是不该干的事情,却控制不住地去干了;该干的事情,却情不自禁地逃避了。这就是“不能当家做主”的体现,又谈何“自由”?

修行修什么?无非“当家做主”罢了。佛所讲的超越生死轮回,实际上也是要“做自己的主人”。正因为自己不能“做主”,老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跟着自己的欲望和情绪跑,当然就被“阎王爷”控制住了,不就得轮回吗?只是佛说的层次更高点而已,但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自己做主”。
道家有句话叫:顺则人,逆则仙。顺什么?逆什么呢?无非就是情绪和欲望罢了。因为“七情六欲”是人在对境时的一种本能反应,如果始终顺着这种本能,你不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人吗?倘若能给它逆着来,我就是不跟着情绪和欲望走,长此以往,不成“仙”也难呢!

从世间角度来讲,纵观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不一定有多大能力,但必须有一种特别的素养,那就是“淡定”。刘关张三人要说能力,刘备算是最差的,但有一点是关张二人比不上的,那就是“遇事不慌”(一般来讲),故能服众。有人说,那是因为刘备是皇室后裔。拉倒吧,“证件”都没有,谁会相信。

当然,我说的是大人物的“核心”素质,不是全部的素养,但只要是“大老板”,基本都比较“稳重”。正如老子所言:静为躁君。你会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总是一帮瞎起哄的,围着个别“从容不迫”的人转。因为大多数人的内心都很浮躁,浮躁则做不了主,于是就得找一个能“做主”的人跟着他混,而那个能做主的人,肯定是一个“淡定从容”的人。

当然,“做自己的主人”并不一定是为了成就一番大事,但至少能够得到内在的“解脱”。一日受情绪和欲望困扰,我们就一日不得解脱。所以古人教导我们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种境界该如何达到呢?请看下面分解。

二.把“脸”丢掉

佛说,一切烦恼都由“我执”引起,说白了,就是太要“脸”了。别人骂你一句,你为什么要生气呢?不就是“认为”他在骂你吗?不就是太要“脸”了吗?《心经》上讲: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恐惧”都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同学聚会不敢去,怕自己混得不好被瞧不起;不敢上台发言,怕自己讲的不好被嘲笑;推销员不敢敲门,怕被拒绝;就连做好事,都得看帮的是什么人,帮一个运大粪的推一把板车,生怕旁边人笑话;一切的一切,本来不该引起“恐惧”的事情,都时不时地给我们造成困扰。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太要面子了。

有人说,不要脸不就“无耻”吗?请大家记住这句话:只要没有违背良心,干任何事情都不丢人(重要的话,请说三遍)。说起来有点讽刺,当代很多人往往在做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时,并不感到羞耻。反而面对一些高尚的事时,却退缩不前,生怕“丢人现眼”。

一个大学生在校不务正业,结交一帮狐朋狗友,换女朋友跟换衣服一样,且花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却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而当年老色衰,衣衫褴褛的母亲来到学校看望自己儿子时,他却唯恐避之不及,绝口不承认眼前这个老妇人是自己的母亲,生怕给自己掉架子。这不是活颠倒了吗?

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太要“脸”,所以才自我“折磨”。细思之,你会发现一个问题:本来就犯不上啊,我在愁啥呢?都是“要脸”惹的祸,那样的内心太憋太折磨。生活本来可以很洒脱,只要不违背道德,干什么都不丢人。

你骂我是“笨蛋”,那我承认不就完了吗?我是不是难道由你说了算吗?不小心把姑姑家的花瓶打碎了,主动承认就是,那不叫丢人,那叫诚实;推销产品不仅被赶出来,还把名片给撕碎了,不就是几毛钱一张的事吗?真要丢了一块钱也犯不着上火;上台发言,实在说不出来,大不了就实话实说:不会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嘛!

怕啥呢?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吗?细思之,所谓的“恐惧”基本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不把“脸”丢掉,还想活得洒脱,未之有也。“不要脸”实际上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任你东南西北风,我独岿然不动”的境界。

生活中,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在大庭广众下摔一跤,别人笑一笑就忘了,你还老放在心上,何苦呢?上班被老板骂一顿,好多天都心神不宁,人家一天忙的要死,谁会把你放在心上,别多想了。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此言诚是也。

有些人打个游戏都能气得砸键盘,在现实生活中岂不更加悲惨吗?有一句话叫“无关生智,局外生慧”,也就是别把自己卷到这个“烂摊子”里,应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欣赏。人生无非是“悲剧”和“喜剧”两种,像看电影一样来看待人生,每件事情都会从中得到启发,从而逐渐生起智慧。

另外,想要放下面子,就必须得接受自己,尤其是接受自己的某些生理缺陷,比如身高、相貌、性格、智商、情商等。要记住,很多时候,你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正在羡慕你。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敢于向别人展现真实的自己,不仅自己活得自在,而且你会更受欢迎,因为人们打心底都向往“真”善美。

“不要脸”并非不负责任,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努力做好本分工作,但也要明白一个道理:尽人事,听天命。很多事情,不是靠个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的,以“不要脸”做后盾,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当下释然。否则在这个没完没了解决问题的一生中,哪有你放松的时刻呢?唯有改善心态,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记住:只要没有违背良心,干任何事情都不丢人。

三.道不同,忽视他的存在。

看到这句话,有些人是否会觉得有点“傲慢”?等先做到再说吧。生活中,无论我们再优秀,修为再好,都会有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甚至当面指着你的鼻子骂。佛陀不也被陷害的不亦乐乎吗?这都是人之常情,所谓“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

要想减少非议,记住一点: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只有少说别人不是,别人才会少说你的不是。当然,即便你真的做到了,也只能是尽量避免,还得掌握一个“秘方”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就是:道不同,忽视他的存在。

人生八大苦里有一个“怨憎会”苦,你会发现,无论你走到哪,都有个别看你不顺眼的,或者你看不顺眼的人。当然,假如你有看不顺眼的人,请尽快消除这种想法,不是教你“宽容”,而是要提醒你:何必把你看不顺眼的人放在心上呢?

至于看你不顺眼的人,首先要这么去理解:对于普通人来讲,看别人不顺眼是太正常不过了。你没他优秀,他就会看不起你;你跟他一样优秀,或比他更优秀,他就会嫉妒你;这是一个普通人本能的心理反应。

理解了以后,应该怎么处置呢?记得佛陀涅槃前,阿难问了佛陀四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对于恶性比丘,当如何处之?”

佛陀回答:“行默摈法,令其悔改。”通俗点讲就是对于行为不检点的僧侣,不要理他就是了。那么对于看不惯你的人,最好的处置方式也是一样:忽视他的存在。

当然,有人会说,找他好处不就对了。没错,此种境界就更高了,但比较“危险”。这就好比,一个人老想忘掉什么,他就越忘不掉什么。有时候,“找好处”也会出现这种状况,假如你境界不够,“找好处”可能就变成“自寻烦恼”了。

如果你们不是必须要生活在一起,那就不要刻意地“找好处”了,有时候“不当回事”反而效果更好。倘若必须抬头不见低头见,原则上还是要“忽视他的存在”,这是为了不受影响。但行事上,必须得“宽容”,兴许能够感化对方。如果做不到宽容,那是因为你还没真正“忽视他的存在”。

但对于网上那些“喷子”,最好的处置方式不用考虑了,就这一条:忽视他的存在。要知道,凡是“喷子”都是闲着没事,在网上到处寻刺激,找存在感。他们攻击别人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你只要别理他,他自然就憋回去了,搞不好还能憋出内伤(所以,有时候沉默是最强的反击)。

话说有一个人对着禅师破口大骂,禅师始终一言不发。此人骂累了以后,禅师问道:“如果有人送我东西,我不接受,那东西应该属于谁呢?”

“应该物归原主。”

“那刚才你骂我那么久,我不接受……”禅师心平气和地说。

“……”此人无语。

其实,这个故事只是在说明一个“不争”的道理。而真正在现实当中,你连回应都不用回应,直接忽视他的存在即可。因为只要你最后终于憋不住说话了,换来的可能不是“无语”,而是“接着骂”。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答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别小看“道不同,忽视他的存在”这句话,先不说是否有点“绝情”。你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已经境界爆棚了。一般人面对立场不同的人,本能反应就是反驳。回顾往昔,凡是与人发生争执,几乎没有能争“明白”的。因为但凡“好争者”必定不会服输,就算你在道理上争赢了,在人情上却输了。所以老子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忽视他的存在”是自我的一种内心调节,并没有得罪他人,只是暂时立场不同,故彼此互不干涉。可能某一天“三观”又相近了,再次交流也不会尴尬,因为当初并没有“说破”。
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如果话不投机,你可以说明自己的立场,但千万别否定对方的立场。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说的很对,但同时我也来谈谈我的看法……。记住,这不是“拍马屁”,更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站在对方的立场,他说的话肯定是对的。每个人的“三观”不同,应该互相尊重。

有些人总是跟别人理直气壮地说:“我有理,还怕啥!”这样的人都还没“长大”,讲道理讲到最后把人都讲跑了,你再有道理讲给谁听?关于这类话题,详细内容请看《到处找毛病,无非到处找罪受》

人生在世,快乐最重要。快乐在哪里呢?快乐就在当下。在每一个当下的“别较真”;在每一个当下的“不要脸”;在每一个当下的“放下我执”;在每一个当下的“宽恕别人”。

相关文章

  • 三点真切体会,让你的生活更洒脱

    我写文章有一个原则:所写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的切身体悟。不一定都能做到,但绝对是真情流露。 在修行这条路上,我看过不...

  • 如何让自己生活的更洒脱

    很喜欢一个台湾歌手叫伍佰,他打过最底层的工,唱过最柔情的歌,最喜欢的一首歌是 《突然的自我》,里面有句歌词是这样唱...

  • 更洒脱的生活

    文/塔笛悠 丛林里有一群动物,他们分为不同的派系各自生活。大象是其中一个群体的首领,他性格开朗,乐善好施,深得自己...

  • 在对的地方成长自己是一种幸运

    遇到对的人,对的环境,是你人生最大的幸运!我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昨晚和老师聊了很久,最深的体会就是,年...

  • 把生活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你是否体会过带着一股热血,在这个大世界里横冲直撞; 你是否体会过做一个洒脱的人,去体会生活的精彩。 这种体验可以在...

  • 2020-12-08

    生活,似乎永远是快乐与痛苦并存的,即使它让你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快乐,也依然会让你真真切切体会到失去生命的...

  • 真切体会身心成长

    今天,是我在简书寻找情绪智慧“精灵”,学习反思日更,第258天。 在简书,通过持续寻找,阅读学习,反思日更,帮助我...

  • 启航新征程

    从2005年毕业,在农村任教17年。17年的乡村教育让我真切的体会了教育的艰辛与幸福,也更懂得了教育的意义...

  • 2019-06-20

    能体会到那种的落寞 与对生活的拼博 与 心中的洒脱 你拍的那个 ——文辉对我201906...

  • 洒脱些,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生活不可避免是忙碌的,风雨中行色匆匆的脚步,奔波劳累,有时,都需要得到适当的舒缓和休整。 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当...

网友评论

  • 鑫墉:非常好!赞一个!
  • 3975fe8f9da8:写得真好,做到表示有点困难
    修罗love:@哈弗腾 对
  • 多情雨:佛法
  • 中医术数:我昨晚刚想到“内境”,今天就看到相关论述了。联系一下中医,我认为《内经》的内也是这个内,这是西医还没有深入了解到的生命奥秘。
    小朱品国学:@中医术数 有道理。🙏
  • 小盈得满:又一次同频,赞
  • 小小小念佛人:说的好,传统文化看似种种戒种种束缚,其实是在教我们做人,让我们更自在。人人都在追求自我,那么安分守己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 文心剑胆:说的透!正理。
  • 小河边上:👍👍👍
  • ddd7c035e3bb:必须留个言,哈

本文标题:三点真切体会,让你的生活更洒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gg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