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成长励志
文化苦旅:我,为什么要不断地行走?

文化苦旅:我,为什么要不断地行走?

作者: 小师姐大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8:56 被阅读0次

书中自有大世界

本期推荐:《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有多少书,翻了开始的几页便没有了后续?

有多少路,走了几步就忘了起点来自何处?

尤其是认真读完《文化苦旅》这本书,愈发惊觉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致我用了四段或行程或旅程才读完并四成领略了这本书的文化底蕴和语言魅力,在长沙、在香港、在西塘,和2017年世界读书日那天在作者余秋雨先生的家乡-慈溪图书馆。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作者余秋雨的: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作家、散文家。走出图书馆的那一刻,忍不住回头拍下了图书馆的照片,只是因为看到这余秋雨老师的题字,距离这文化的苦旅也会更近些吧…据说这是一本散文集,读罢,更觉得这是一本文化底蕴浓厚的史书,关于不同朝代、不同历史名人和不同城市的故事史书。

01

是谁的山河?

作者说他出生在一个靠山傍水的小村庄,是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任何想探寻和学习文化的学者都要清楚从文本文化到生态文化的必然,是天地,给了我们生存基座,因此也给了我们文化基座。中国文化有三条基本经纬:分别是代表农耕文明的黄河、长江,代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隔墙对话“的长城。在秋雨老师踏遍中国文化的一条条天地之线之后,却提到了海洋文明的遗憾。

喜欢这里的一句话: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所以,在中华文化笼罩下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在路上。

02

你认识杭州吗?

《马可·波罗游记》说,杭州是世界上最高贵、最美丽的城市。杭州的美丽,被历代文人倾注了太多的描写词汇,我们也没有必要也没有这个能力用更多的词汇来夸奖她的美了,在此,了解下是什么创造和守护了杭州的美?

杭州,本来没有像黄山、九寨沟等等那样鬼斧神工般的天然美景,她本是一个浅浅的小海湾,被潮汐和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时间长了便不再与外海流通,形成了一个咸水湖,接下来是,水生植物越长越多,水蒸发的越来越少,接下来就会变成沼泽地,再变成盐碱地。这是被反复证实了的自然规则。这说明了什么?

杭州现在变得这样美丽,完全是靠人力创造。

人们为咸水湖浚通了淡水河的水源,使它渐渐变成淡水湖,这便是西湖。然后,建筑防海大塘,抵御海潮肆虐,这便是钱塘。来说下,为此作出努力的白居易、吴越王钱缪、苏东坡(怪不得叫“苏堤”)…

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找个机会,我们一起去杭州西湖那道长提上走一走,摆脱两岸的一切去朝拜下这条自然生态之路。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从杭州走到黄州,这一路又能看到什么?

算了,东坡先生的落魄遭遇就不提了,诵读下他那阙著名的《卜算子》吧。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同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东坡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03

哪里来的士农工商?

之所以力荐《文化苦旅》这本书,一方面在于作者的写作高度,主要一点也在于它成功纠正了长期以来我对于两个城市的印象,杭州已经说过了,第二个便在山西一带。提到山西,必须说下我们的晋商,为了解这个群体,还特意完完整整看了一部电视剧《乔家大院》。晋商,坦然从商、目光远大、讲究信义、严于管理。说也说不完,理解起来也总是片面,山西商人曾经创造过中国最庞大的财富,居然,在中国文人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述。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一种与自己有关的庞大财富,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实在不可思议。秋雨老师说,他要抱着惭愧的心情,在山西的土地上多站一会儿。

我们的企业家们,不管是山西的、浙江的、广东的,还是天下的…更应如此吧。

04

一定要去的天一阁

创造“书香”这个词语的人一定是个读书之人,而且是个爱书之人。“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靠文字。文字的选择和汇集,就成了书籍。如果没有书籍,那么,我们祖先再杰出的智慧、再动听的声音,也早已随风飘散,杳无踪影。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

然而,书有很多的生死冤家,朝廷焚书、战乱毁书、水火吞书。一本书是那样柔弱脆薄,而扑向它的灾难,一个个都是那么强大、那么凶猛、那么无可抵挡。但凡能保存下来的,背后该是有多少坚毅文人的人格支撑。

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范钦,天一阁的创始人。记住范钦和他的子子孙孙为守护天一阁的种种付出。如今,天一阁,已成为现代文化良知的见证。

走走停停,感感悟悟,追随秋雨作者的足迹,从中国之旅到世界之旅,再到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旅。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我,为什么要不断地行走?

    书中自有大世界 本期推荐:《文化苦旅》 作者:余秋雨 有多少书,翻了开始的几页便没有了后续? 有多少路,走了几步就...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我为什么要孩子多阅读

    我为什么要孩子多阅读 文|赵知韫 《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满含热泪、文化苦旅的综艺节目,一夕之...

  • 读《文化苦旅》随想

    这本书,我不止读一次。震惊于余秋雨先生深厚浩瀚的知识海洋,他的这套《文化苦旅》,读来有荡气回肠之感。 我无缘行走那...

  • 敬秋雨先生和他的《文化苦旅》

    我把余秋雨先生大作《文化苦旅》阅读完了,他在书中说,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游历记述的过程,而是文化创造的过程。 秋雨先生...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2022-05-19

    这段时间,我反复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他是个行走中的人,那么多想法,那么多感悟。 今天重读《为妈妈致悼词》,...

  • 我和《文化苦旅》

    第一次听到《文化苦旅》,心底下是不愿意看的,以为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历史教科书,于是,那本书躺在书架上多年,竟然无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我,为什么要不断地行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oij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