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会员专题品香书屋诚善者美文美德
《千字文》学习笔记(三十六)

《千字文》学习笔记(三十六)

作者: 叶子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22:45 被阅读0次

jùn yì mì wù duō shì shí níng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译文】贤才的勤奋谨慎,换来了百官的各安其位。

【注释】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仁人志士的勤勉努力,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

俊乂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人才,在古代“千人之英曰俊,百人之英曰乂”。密勿是勤勤恳恳的意思。

“寔宁”的寔字,现代简化字将其等同于“实”字,但两个字并不完全相同。实字的繁体形“實”是会意字,从宀、从贯。宀代表房屋,贯代表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为實。因此實的本义是财物粮食充足、富有,引申义是真实、确实。

“寔”是通假字,既通“实”字,也通“是”字,此地的“寔”就是代词,通“是”字,有兹、此的意思。

“多士寔宁”的意思就是,天下赖此多士以宁,如此众多的能人志士、如此众多的英雄豪杰,正是依靠了他们,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

总结以上六句话的意思,就是:

春秋时期,齐桓公多次纠合诸侯,

救济弱小的国家,扶持将要倾倒的周王室。

汉惠帝作太子时靠了商山四皓,才幸免被废黜,商君武丁因梦境所感而得贤相傅说。

这些人物才能出众,勤勉努力,

正是依靠了这样的贤士,国家才得以富强安宁。


jìn chǔ gēng bà zhào wèi kùn héng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译文】晋文公、楚庄王先后称霸,赵国、魏国受困于连横。

【注释】五霸的头一名是齐桓公,第二位就是晋文公了。孔子对这二位的评价是:"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论语·宪问》)。晋文公的经历非常坎坷,因家庭变故在外流浪19年,饱尝人间冷暖。所以他的为人处事,用诡诈计谋的时候多,谲就是诡诈。齐桓公就不是这样,世家贵族出身,为人处事都有绅士的派头。

晋文公,名重耳,为晋献公之子。因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他在外避难十九年,后借秦穆公之力回国即位,时年已经62岁了。在位期间,他重用有才干的赵衰、狐偃等人发奋图强,国力日益强盛,出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同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襄王逃出避难。晋文公利用这一机会兴兵勤王,护送襄王回国,提高了晋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晋国在晋文公时代达到鼎盛,极盛时的晋国据有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和陕西的一部分。直到春秋末期的"三家分晋",才有赵韩魏跻身战国七雄之 列。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夺霸主地位在城濮大战,楚国战败,晋文公当上了霸主。

五霸之中的楚国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所以发展很快。在春秋时代,历史资料里留下了170个国家的名字,楚一国就先后吞并了170个国家中的40个。

公元前614年楚庄王继位,执政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灾荒,戎人骚扰,附属的庸国、麋国勾结百濮叛楚。庄王集中力量伐灭威胁最大的庸国,又吞并了麋国控制住局面。此后,又极力整顿内政,任用贤才,厉行法治,加强兵备,使楚国出现一派国富兵强的景象。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大军攻打郑国,晋国派兵救郑,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市东)与楚国大战,晋国惨败。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秦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赵魏困横

"赵魏困横"讲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说客苏秦、张仪所实行的合纵和连横的策略。

苏秦第一次的游说失败,回来后"头悬梁,锥刺骨"苦读姜太公的《阴符经》,研究三略六韬等谋略学,一年以后再次出山。这次他改变策略,先从弱小的国家开始游说,说动了赵王、燕王,燕国更是提供他全部活动经费。最后连南方的楚国也被说动,结果是"并相六国",当了六国的辅相。苏秦提出"合纵"战略,就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防御秦国,秦国敢犯任何一国,六国一起上。他提出的"合纵"战略受到普遍欢迎,六国都把副宰相的位置空着留给苏秦。合纵的结果是"秦人恐惧,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战国策》)。苏秦后来在齐国被人刺杀而死,其弟苏代、苏厉继续他的路线。

六国合纵之后,秦国处于长达十余年的四面围困之中,秦惠文王很想改变这一局面,但苦无良策。就在这时,张仪拜会了秦王,陈述了"近交远攻、远交近攻"的连横破纵之策,秦王闻而心悦,肃然起敬,特拜张仪为上卿。

张仪是魏国人,本是苏秦的同学。他胸怀大志,审时度势,善于通过权变立于不败之地。张仪的连横策略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友好,谁也不要侵犯谁,大家联合起来对付一个假想敌是不可取的。这样既不友好,而且是逼着秦与六国为敌。六国被张仪连劝带哄地说服了,都与秦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秦的"合纵"就被拆散了。秦国随之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秦惠文王曾御诏"张仪为秦建功树勋如天之覆地之载,日月常昭,永著千秋",封张仪武信君、采邑五城。

"连横"实施以后,秦国首先打击赵、魏,因为赵魏距离秦国最近,所以说是"赵魏困横"。被困于张仪提出的"连横"策略上。秦占据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赵占据今天河北南部、山西的中部和北部;魏在河南北部、山西西部和南部。


(根据网络资料辑录,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字文》学习笔记(三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f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