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流上云间 图|网络
01
昨晚入睡前读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以幽默诙谐的笔触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刻画了一只勇于打破规则,冲出桎梏的猪的形象。
这只猪一点也不安分,“吃饱了以后,它就跳上房顶去晒太阳,或者模仿各种声音。它会学汽车响、拖拉机响,学得都很像;有时整天不见踪影,我估计它到附近的村寨里找母猪去了。我们这里也有母猪,都关在圈里,被过度的生育搞得走了形,又脏又臭,它对它们不感兴趣;村寨里的母猪好看一些……”
它同一般的猪不一样,它身上有股潇洒的劲儿,谁的眼光也不在乎,谁也拦不住它,人类的规则并没有让它乖乖屈服。
因为总是学汽笛叫扰乱了糖厂换班的秩序,被领导定性为破坏春耕的坏分子,它被人们手持手枪团团围住,面对极其危险的境地,它表现得非常镇定,最后,找到一个空子,一头撞了出去。从此,真正突破世俗的规则,过上自由的日子。

02
“假如没有人来管,这两种动物也完全知道该怎样生活。它们会自由自在地闲逛,饥则食渴则饮,春天来临时还要谈谈爱情……人来了以后,给它们的生活做出了安排:每一头牛和每一口猪的生活都有了主题……种猪的任务是交配……母猪的任务是生崽儿……”
人的到来约束了猪的自由,猪的生活变得模式化,标准化,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按照人们制定下的规则机械的繁殖。
王小波说“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
这个世界是方方正正的,人们在他们自己的规则下安分守己的生活,活在条条框框中,不敢越矩。
与这些循规蹈矩的人不同,也有人不畏权威,不走常路,只做自己。
这部分人往往遭到其他人的敌视,打击甚至扼杀。人类总是习惯把异于他们的一部分当做怪物,轻易激起仇意。
正如文中面对这只与众不同的猪,老乡们说,这猪不正经。领导则痛恨它。

03
男耕女织是千百年来的生存法则,即使在新中国的今天,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挣脱这种观念的桎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妻子戚薇在外工作养家,丈夫李承铉则在家陪伴照顾孩子,和大部分家庭分工的不同,让李承铉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键盘侠们骂他是“吃软饭的”。
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养家?男人为什么就不能带娃?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为什么我们非得用世俗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在大部分人心目中,孩子就应该素面朝天,朴素简俭,黄磊的女儿多多因为化妆,染发被多次推上热搜,无数条语气恶劣的评论像一条条蛰伏的毒蛇将人的心咬得鲜血淋漓。
孩子就不被允许爱美?就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美?就不能有自己的思想?
行为正是内心思想的在外表现,恰恰说明她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思维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人。
她小小年纪,敢于展现自己的美,独特,敢于撕掉标签,坚持自我,难道不应该值得称赞吗?
看过一则漫画,至今印象深刻。试卷上有道题目___的月亮,学生填了弯弯的一词,老师打上了大大的叉,随即改成圆圆的。
这不禁让人啼笑皆非,月有阴晴圆缺,有月圆时,也不乏月缺时,这本是一道开放题,答案并非唯一。而老师却不懂变通,以死板的规则进行教学,学生的天性迟早被扼杀在课堂中。
适当的自由是创造的土壤。
倘若我们都能以开明的态度尊重每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那么世界将会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