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教,父母之过
文:我是素颜
养了孩子,自动升级为父母,但不见得就能做得了合格的家长,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父母缺席孩子的成长的,教育问题根本谈不到。父母在孩子跟前的,不懂教育这回事,教育自然也谈不上。一味把教育推到学校,也是一个误区。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之前的教育,最初始的教育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不会,父母不管,父母不懂,都会错失教孩子成长的良机。
不入流的父母三观不正,鼓励孩子不劳而获。三流父母任孩子自由发展。二流父母用语言说教。一流父母用实际行动潜默移化带动孩子成长。当了父母的年轻人,不妨关照一下自己,属于哪一个流派。
我们先从不入流的父母开始说起。有些为人父母者,虽然已做了父母,但他人性中的恶并未因为有了可爱的婴儿而收敛。有靠偷盗为生计的,有靠涉黑犯黑的,有靠坑蒙拐骗的,有靠不劳而获的,有靠豪抢掠夺的,有伤天害理的,有不孝父母的,欺男霸女的。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养什么样的孩子,儿女是父母的翻版,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生存观念,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不自觉地传递给孩子们。孩子有样学样,父母说话什么样子,走路什么样子,孩子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了儿子,不用再看父亲。
三流的父母从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给孩子吃穿,让孩子吃穿不愁,其他的事情并不以为然。幸勤的父母,有工作要忙,顾不上管孩子,只要孩子提要求,满足。想买一千元的名牌鞋子,给钱。想请同学吃饭,给钱。想买智能手机,给钱。不务正业的父母忙着垒长城,对孩子颇不耐烦,去去去,没看我正忙着呢,一边去。至于孩子成绩好与坏,不要紧,识字就成。
二流的父母管孩子,喜欢说教。看人家隔壁孩子,次次考试都前几名,你这么就这么笨。快写作业去,就知道玩手机。孩子一脸不高兴,看别人家孩子好,你给他当妈去。不让我玩手机,那你还天天玩。还敢和大人顶嘴,父母生气了,给孩子一巴掌。孩子哭着走了。当父母的又拿起了手机,游戏还没打完呢。
一流的父母以身做则。孩子写作业,他们关掉电视,手机静音,各自捧一本书,静静读书。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从来不用嘴上说教,而是用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事情,潜默移化中,孩子自然而然就跟着学会了。
第二届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的成绩离不开父母的有效教育,小时她也和别的孩子一样调皮,不想写作业。父母看到朋友家孩子学习态度好,询问原因。原来他们每天极随意地陪孩子看书。武爸爸四点半以后,不再用手机。专心陪着孩子,让孩子有一个以学习为重的家庭氛围。
为了激发武亦姝的学习兴趣,父母想了一个既好玩又对她的文化有提升的游戏,那就是在家里跟武亦姝玩诗词接龙的游戏,谁输了谁就去做家务,这种游戏学习方式使得武亦姝觉得很有意思,才对诗词有了极大的兴趣,不觉背会了很多古诗。
从学业成功的孩子的教育中,细细深究,都离不开父母正确的引导。不是说有高学历的父母才能教出有出息的孩子,而是会教育的父母才能教出有出息的孩子。
古时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精忠报国”的故事,有“三娘教子”的故事,会教育的父母用自身的见识教子度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成长为祖国栋梁。
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养不教,就是父母之过。为人父母者,虚心向会做父母的父母,学会教育的本领,做一对合格的父母,胜任父母之职,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