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散文
原来苏东坡的“东坡”二字是这样来的,真是想不到

原来苏东坡的“东坡”二字是这样来的,真是想不到

作者: 延平延微 | 来源:发表于2022-12-01 01:28 被阅读0次

由于“乌台诗案”,曾经被仁宗誉为宰相之才的苏轼同志,被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变法革新派向后来的神宗皇帝打了个小报告,说白了就是被政治陷害了。

王安石这位同志还是一位对事不对人的好同志,虽然他与苏轼在变法革新上的政见不同,对苏轼很是反感。但当皇帝准备要杀苏轼时,他第一个站了出来,为苏轼求情。

保住一条命的苏轼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的下场,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团练,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武装部,那按理说,团练副使应该就是武装部副部长?

我们知道,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这也间接造成了宋朝虽然国家富裕,但国防却很弱。苏轼的这个团练副使却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武装部副部长,最多也就是一个民间自卫队副队长,只是一个贬官专用的闲职,有品级但无实权,从八品。说白了,就是一个受监视的流放罪犯。

时年43岁的苏轼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后,还要求“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这“本州安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到指定地点去上班。虽然这是一个闲职,根本没事可做,但你必须要到黄州去居住。那“不得签书公事”是什么意思呢?这句最致命,意思是你不用干活,同时,也没有工资拿。

一个朝廷官员,被贬到黄州,没有权利就算了,还要求必须住在那儿,并且不给生活费。你看下,这明摆着就是要苏轼去自食其力了。如果是现在,估计可以做点小买卖,或者种点菜去卖。

为了养家糊口,苏轼同志不得不开动脑筋,放下身段,想想要如何不让自己和家人饿死在黄州。

当时的黄州,一片萧条,官府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一向顺风顺水的老苏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无底的深渊,甚至有可能永无翻身之地。那时的他无房、无地、无工资,妥妥的三无诗人。好在大慈大悲的定慧院里的方丈收留了苏轼一家人。

苏轼,大才子,在当时绝对的名扬天下。黄州太守久仰苏轼大名,就临时划拨了一个叫做临皋亭的驿站予以苏轼居住。

虽然苏轼被贬,但他的粉丝还是遍布全国的。但要说苏轼的第一粉,当属晚他八天出生的马梦得。

马梦得是出了名的穷人。

苏轼曾在日记里写道:我和梦得同年同月出生,我俩都是穷鬼,但一比较,还是梦得更穷一点。

但是,就在偶像落难,无人点赞加关注时,马梦得来了。马梦得一听到老苏居无定所,一直处在吃土的边缘。他心疼不已,舍不得老苏受这般苦,立刻千里迢迢赶来黄州帮老苏安顿好。

他到处找关系,求朋友,终于从朋友徐君猷那儿获得了黄州城东一块50亩地的废弃军营,交给苏轼无偿耕种。

正是这块杂草丛生,荆棘瓦砾遍布的东坡让苏轼一家20余口人在后来的艰苦岁月里有了生活保障。再也不用担心,从京城里带去的仅仅只能维持一年多的积蓄够不够用的问题了。

于是,苏东坡买了一头耕牛、锄头、镰刀,大麦种……开始了农耕新的体验,开启了他的农民生活。

因为这块地是一处无名高地,又位于城东,于是老苏便把它称作“东坡”。本就喜爱佛法的苏轼,便把自己称为“东坡居士”。

此后,人们也开始称呼苏轼为“苏东坡”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苏东坡的“东坡”二字是这样来的,真是想不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uj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