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你还在乎别人说你什么,那你一定也在潜意识里认同别人说你的东西。只有你真正强大了,才可以不惧怕任何言论。”
——张皓宸《你是最好的自己》
别人提出的意见,我们可以酌情考虑,但是过度地看中别人的评论,只不过是徒增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问出自己的问题时,其实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我们只是想通过他人之口来获得支持。
大多数人都容易被别人的话语影响,怀疑自己。
别人一说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你是马上质疑、否决自己的观点?还是据理力争、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当自己的观点和别人冲突时,是保留意见还是发表见解?
不惧怕2.
人啊,也是个多疑的生物。
我们不仅仅因为一件事而滋生怀疑别人的种子,也因为自己的过失而怀疑自己的决定。
举棋不定,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意思是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顾忌,犹豫不决。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意思就是,下棋的人如果拿着棋子主意不定,就不能战胜对方。
其中还有一个典故: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孙文子、宁惠子发动军事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立别人当了卫国国君。
后来,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做错了,就将儿子悼子叫到身边对他说:"我的儿子呀,当初你的父亲一时鲁莽,驱逐了国君。现在我知道做错了,看来,只有你能帮我改正我的错误了。你帮我去把卫献公接回来吧。”说完,就去世了。
一直流亡在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就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同宁悼子联系,并许诺自己回国后一定要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宁悼子有些心动,于是和众大臣们在一起商议。
大家都反对宁悼子做这样的蠢事。
其中有一个大夫说:“请您想一想十二年前,你们宁家驱逐了卫献公,并没什么过错。可现在又要接卫献公回来,我觉得这会很危险。就如同下棋,棋手如果举棋不定就会遭到失败。对待一个国君的废与立更是这样,犹豫不决就会招来灭族之祸。”
宁悼子不听劝说,还是迎回了卫献公,却反而被卫献公用计除掉了。
如果宁悼子听取了大夫的意见,心中记挂着父亲的遗愿而犹豫不决,问了大夫们的意见也只是一个形式,心中只是在犹豫做出决定,而大夫们的反对可能推动了他的决心。最后却反被灭掉。
小心驶得万年船是没错,可统揽全局后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随风飘荡。
不惧怕。
不惧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