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嫺分享今日学习复盘笔记——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TA们

美嫺分享今日学习复盘笔记——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TA们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3-12-22 16:34 被阅读0次

最近,一位家长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感到很苦恼。

这位家长非常喜欢看书,所以TA也会给孩子买很多书,每天给孩子规定好读哪些书,有时候还承诺孩子看完一本书就奖励孩子一个小礼物。

然而很多办法都用了,孩子还是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只要家长不强行要求,就想不起来看书。

这让我想起很多喜欢阅读的孩子,TA们随便到了哪个地方,只要看到有书,就会眼睛放光,马上“钻进”书中,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这两类孩子之间的差距,根源在于阅读上的内驱力。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曾经提出过自我决定论,将每个人行动的动机分成了内驱力和外驱力。

喜欢阅读的孩子,发自内心对书中的故事和文字感兴趣,从中能够产生满足感、愉悦感,这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不需要别人监督、鞭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做。

而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在这件事上缺乏内驱力,因此会依赖于父母的规定、奖励,一旦这些外驱力消失,行为也会随之产生变化:没人要求就不愿意看书。

阅读如此,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

为什么有的孩子,从小到大不需要家长督促,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遇到困难也会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不断进步?

正是因为在学习这件事上激发出了内驱力。

有了内驱力,无论有没有外在奖励或诱惑,一个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而且不会轻言放弃,这就是强大的内心力量。

而那些靠着外驱力行动的孩子,在一段时间里也可能很优秀,但是当有一天外部动力不足或消失,孩子便会感到无所适从,迷失方向,甚至停滞不前。

今天美嫺学习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内驱力,避免下面这3种做法,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01

缺乏界限感,过度干涉和控制

在学习上,我们经常看到筋疲力尽的家长和想偷懒拖延的孩子:

家长总是焦虑、操心,包办、安排孩子的一切:替孩子收拾书包、辅导孩子写作业;催孩子起床、睡觉、上补习班;给孩子布置各种学习任务······

而孩子却显得很被动,写作业磨蹭拖延,不爱学习,懒散贪玩。

当家长缺乏界限感,在孩子的学习上参与过多,孩子可以自己安排、决定的事情就少了。

久而久之,孩子一面依赖于父母的督促、管理,一面逃避着自己学习上的责任,逐渐变得懒散、懈怠。

针对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问题上,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与亲子互动和焦虑管理教育专家奈德·约翰逊,在《自驱型成长》这本书中提出:

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应该把自己看做是孩子的“咨询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或是经理人”。

只有家长不过度参与,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TA才能真正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更独立自觉。

因此,家长要把握好界限,深刻认识到孩子和自己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需要他承担的责任,让TA从小学着承担。

在学习上,不要过度干涉、控制,给孩子适当的自由,让TA自我管理;遇到问题鼓励他自己动脑思考,找到学习的乐趣。

家长只需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在TA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再去给他建议和引导。

这样有界限感的爱,才能让孩子找到内心的动力,为自己的学习、成长负责。

02

外部动力使用不当

有一则新闻曾引发网络热议:一个14岁孩子报警称爸爸在TA房间安监控,侵犯了TA的隐私权。当警察上门了解情况时,孩子爸爸说:“是为了监督孩子学习。”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有的一直给孩子讲道理、唠叨、逼着孩子学习;有的是给孩子安排各种补习班、家教,让孩子没有玩耍的时间。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主要是被这些外部动力推着向前走,很容易产生厌烦、抵抗的情绪,对激发内驱力有害无益。

来自斯坦福和密西根大学的两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画画实验”:

原本喜欢画画的孩子,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课余会主动画画。

但若刻意设置奖励机制,将这些孩子分为“有奖励组”和“无奖励组”。“无奖励组”的孩子,16.7%选择画画;“有奖励组”的孩子,只有8.6%画画。

孩子本来有兴趣,引入奖励后,驱动TA们的力量反而大打折扣。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会用奖励和惩罚激励孩子学习,考到多少名就给买礼物,考得差了就惩罚。

这种模式下,孩子原本对学习的热情,变成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会下降。

物质激励可以适当使用,但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觉家长是因为爱TA、鼓励TA才给TA买东西,而不是把奖励当做实现下一个目标的筹码。

比如孩子认真复习一段时间,期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家长可以奖励孩子TA喜欢的玩具、书籍,或满足TA的小心愿。

这种事后的奖励,会让孩子感觉到被肯定,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更强。

真正想让孩子可以自觉主动、坚持地做一件事,主要还是引导孩子挖掘其中的乐趣、在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自信心,而不是一直依靠外部的作用力,把孩子逼得太紧。

03

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曾看过一则新闻:

某市40岁的吴女士持续几个月头疼,却找不到病因。当医生谈到孩子时,她突然崩溃大哭。

原来,吴女士是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引发了焦虑和抑郁,自称看不得朋友圈讨论孩子,“觉得自己非常失败。”

在孩子的学习上,很多家长难以保持情绪的稳定。看到孩子不如别人、或者考试失利,马上联想到糟糕的结果,着急、焦虑,要么长吁短叹,满面愁容,要么就是冲孩子发脾气。

我很理解家长的不容易,但从教育效果来说,这些焦虑、忧愁的情绪,带着负能量,也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到不安、恐惧、没希望,逐渐丧失自信心。

而且,孩子在自己感觉不好的事情上,是很难真正地热爱、投入其中的。

作为父母,影响我们情绪的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和看法,应该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态、看待问题的方式,保持情绪的稳定、平和,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觉得自己能行。

家长传递给孩子积极、乐观的情绪,更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孩子在轻松愉快、安定的环境下,更能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发展出内驱力。

在孩子学习的问题上,家长与其焦虑、上火,不如冷静下来,客观分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一起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毕竟,切实的方法和行动,才能真正帮助到孩子。

理解、尊重陪伴孩子一起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相关文章

  • 美嫺的学习收获

    坚持学习科学的方法,一起培养身心健康的小学霸。第四节课后《引导孩子良好的考试心态》,美嫺的复盘: 美嫺的三个...

  • 美嫺与您共读

    《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 昨天美嫺分享到孩子撒谎,父母不用惊慌,做好相应的引导,还是可以培养出孩子的诚实品格的...

  • 2020.4.15()

    今日学习《让孩子爱上学习的100招》8.5培养自控力,99%的父母都犯过这个错。 每个父母都希望有个自律的孩子,不...

  • 美嫺笔记——关注早期儿童性教育

    孩子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美嫺学习感悟和收获: 1、孩子对性的问题 孩子对于性的探索和求知是随着TA认知水...

  • 387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力

    20200306余跃分享第387篇 学习内容: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自控力 笔记: 1,帮助孩子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绪,...

  • 美嫺学习笔记——情绪化表达VS表达情绪

    美嫺学习复盘 情绪化的表达和表达情绪,这是两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习惯了情绪...

  • 美嫺笔记——面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父母可以提前这样做

    美嫺的来访者里,有不少是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通过一些案例,美嫺给家长们分享一个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 睡前和...

  • 美嫺笔记——关注早期儿童性教育

    "我从哪里来" 美嫺学习感悟和收获: 1、孩子对性的问题 孩子对于性的探索和求知是随着TA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发...

  • 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

    记录想要的内容,成为想要的样子 改变自己 ,从复盘开始。 我是复盘笔记小蜜蜂 曼迪 ~~~~~?今日芝士?~~~~...

  • 美嫺学习笔记: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内驱力从哪里来?美嫺学会这5个小妙招,分享给大家不打不骂养出“高自觉”的孩子。 生活中,父母陪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嫺分享今日学习复盘笔记——父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激发TA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hq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