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样的。”此言既可认为是真理,也可看做是废话,取决于说话者持何种心理倾向---如果意在尊重个体差异,在每个教育细节中都想办法,避免简单粗暴对待孩子,相信教育力量的强大,它是对的;如果认为人生来就有好有坏,有的需要尊重,有的需要打骂,有的天生优秀,有的天生堕落,感叹教育拼不过天性,它就是错的。
教育要研究的是人类共同的心理规律,目的是通过外部控制和刺激引发健康的内在心理倾向。所以从教育者的角度说,我更愿意强调人与人是一样的,这一点,其实也早已经被心理学所证实,被无数先哲所强调。“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先圣孔子所有教育理想的立足点和前提,也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教育思想能够成立的基础。
儿童尚未受到社会文化的侵染,作为自然的,纯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个儿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儿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们才能信任教育的力量,才能在面对每个不同的孩子,每一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时去想办法,以共有的教育规律,通过“微调”,解决万千种不同的问题。以下几个小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一点。
父母装睡,孩子真瞌睡
我曾收到一个标题为“一个崩溃的妈妈来信”的邮件,写信的妈妈说她女儿现在只有两岁多,可因为孩子的睡觉问题,她及全家人天天都饱受煎熬。他们本来很想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一到点就害怕孩子睡觉,可小家伙明明已经困的厉害,却硬挣扎着不睡,且为了不睡觉故意折腾人。如果妈妈带她到一个屋,她就要找姥姥,到了姥姥的屋子,又要找阿姨,然后再找妈妈,轮番找,不让她折腾下去,就大声的哭,一直哭到声嘶力竭,弄的谁都睡不成。偶尔会因为很困,顺利地睡了,可半夜醒来就不肯再睡,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儿要妈妈给讲故事,一会要喝奶,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又要上姥姥的屋。
妈妈不仅担心睡眠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自己也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脾气越来越暴躁,感觉精神和体力都很崩溃。全家人想过很多办法,妈妈爸爸姥姥姥爷及阿姨,大家轮番红脸白脸黑脸都唱过,不起作用,事情越来越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以至于孩子对睡觉这事充满警惕,只要一意识到家长想让她睡觉,就开始反抗。
我告诉这位家长,制服孩子的坏毛病,最好不要红脸黑脸白脸轮着唱,而是“让拳头打在空气中”即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回应,不回应才是最好的回应,然后给她讲了我治理圆圆不睡觉的办法,让她试试。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也经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想睡,找借口拖延时间。比如,说好讲三个故事就睡觉,我坐在沙发上给她讲完三个故事,该上床了,她却说:“我是想让你在床上讲三个故事,不是在沙发上讲完三个故事。”这种情况下,我笑笑,不揭穿她的鬼把戏,听她的,再上床给她讲3个,但提出条件是,多讲的故事必须闭着眼睛听,睁开眼睛妈妈就不给讲。她就闭着眼睛听,往往一个故事没听完,就睡着了。偶尔她闭着眼睛听了一个又一个还没睡着,我绝不因此训斥她。这种情况下,我会自己装困,一边讲,一边做出困得无法支持的样子,一个故事刚讲完,或之讲到一半,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呼睡去。
圆圆会来摇晃我,喊我,翻我的眼皮,抠我的鼻孔,掏我的耳朵。我被她弄得难受,忍不住,翻个身。她会转到这边来继续喊我,拍打我,我这时不光睡的香,还开始轻轻地打呼噜,在翻个身,就是不醒来。她偶尔会哭几声,但这没用,妈妈睡得醒不来,找救援也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时候爸爸肯定也睡着了,在沙发上或床上鼾声大作,也一样弄不醒。她独自一个人折腾一会儿,没辙了,再哭几声,翻翻书或者干点什么,永不了多长时间,也一头倒在床上睡着。
我这个方法和很多妈妈分享过,屡试不爽,这位家长告诉我的结果则令人鼓舞。
她说,受到信的当天,她就采用了我的方法,果然孩子很快睡着。但到了清晨4点,孩子就醒了,按惯例还是要吃奶,她就下地去热了牛奶。喝完牛奶后,孩子照例做出不打算睡的样子,说要去找姥姥。妈妈说姥姥在睡觉,不可以去打扰,孩子就哭起来。如果是以前,妈妈总是好言相劝,劝不住就发火,然后姥姥跑过来抱走孩子。这次姥姥听到孩子哭声,确实又忍不住跑过来,但妈妈很坚定地让姥姥回去睡觉,不允许抱走孩子。“救驾”的走了,妈妈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宝宝不想睡,那就再哭一会儿吧,妈妈好困,先睡了啊。
小家伙不明白今天这是怎么了,居然没有人理她,拼了命地大哭,却不能把妈妈吵醒,姥姥也一直没再来,孩子一直哭到有些累,哭声开始变小,妈妈才醒来,又叫她一起睡觉,孩子抽泣着,既有些委屈又听话地躺在妈妈身边,搂着妈妈,很快睡着。
这位妈妈本来以为用这个方法至少得一个星期才可以让孩子适应,没想到第二个晚上,她跟孩子说,天黑了,我们该睡觉了。孩子居然对睡觉的提议没有了抗拒,开心滴回答说好,乖乖地听着妈妈的故事入睡了。半夜醒来,有些哼哼唧唧,但仅仅是拍了几下,就又睡了,也没有再要喝奶,一觉睡到天亮,之后再没有出现因为睡觉哭闹的事。
这位家长说到的孩子变化之快,也让我有些意外。分析为什么转变得那么快,可能是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折腾家长,孩子自己也很累,生理和心理都不舒服。一旦有一种生活方式让她感觉适宜,顺应了她的天性和生理需求,她会本能地趋往那个方向,毫无困难地接受。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改变,因为坏习惯还没哟固化下来。
用装瞌睡的方法治理孩子不睡觉很有效,那么早上孩子不愿起床又如何办呢?在这里,我顺便分享一下早晨叫圆圆起床的办法。
我女儿圆圆小时候像很多孩子一样,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一般情况下,我是允许她睡懒觉的,想几点起就几点起。如果哪天需要按时起床,我从不以时间到了为理由叫她,孩子哪里有时间概念呢?我尽量用一件事情来吸引她,让她不知不觉钻出被窝。
比如“今天妈妈做了三种早点,你猜是哪三种?来,穿上衣服去看看你猜对了几种。”或用她喜欢的布娃娃做道具,“今天阿格丽和咱们一起吃早饭,已经坐到餐桌上了,咱们快去看看她是怎么坐的”。接下来一天,换个说法:“今天妈妈给阿格丽换一个碗,昨天那个太大了,你知道阿格丽今天的小碗是啥样吗?”冬天孩子尤其不想起床,贪恋被窝的温暖,我提前把圆圆的衣服放在暖气上烤热,然后拿来衣服,兴冲冲地说:“烤的真热乎啊,赶快穿,一会儿就凉了。来,试试裤腿,里暖和不”…..类似的办法,只要动脑筋,经常可以有新的。我同时也注意对她进行强化,找准时机,故意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夸奖一下她,说她睡觉起床都很自觉,基本上不用家长操心。
圆圆并非一直需要我这样“耍花招”,在我的记忆中,需要这样“耍花招”的时间并不长,频率也不高。我一直在她的作息方面要求得并不严格,她也大致做的不错,所以这一直不是个问题。似乎从她上小学开始,该睡就睡了,该起就起了。内心无从抗拒。她的没有抗拒,我相信和父母一直不在这件事上和她产生冲突有关。
发放三两“权力”,收获半斤“懂事”
我的一个远亲,有个可爱的女儿叫小豆。小豆4岁时,父母带着小豆及奶奶一起回了趟老家。返程时,奶奶因为一些事情暂时走不了,要在老家多耽搁10天左右,这样小豆就需要留下来和奶奶一起走。因为父母要上班,早晚没时间接送她上幼儿园。
小豆之前没离开过父母,一听要把她和奶奶留下来,不愿意,任凭父母把道理给她讲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干。奶奶私下建议豆妈豆爸偷偷走,认为孩子哭上半天就没事了,但豆妈豆爸不忍心,不愿意那样做。小两口商量后,决定改变策略来给孩子做思想工作。
临走前一天,豆妈豆爸故意在孩子面前做出愁眉苦脸的样子,引起小豆豆的注意。豆爸像对一个大人说话一样,郑重其事地对小豆说:“爸爸妈妈遇到了一件困难的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小豆问怎么了,爸爸说,我和你妈跟公司请假只到明天,回去就得上班。不过,现在看来回去也不能上班,因为我们要接送你去幼儿园。到十天以后爷爷奶奶回去了,我们才能上班。不过,到那时候,好多工作已经耽误得完不成了,老板肯定要训斥我们,工资也要被扣掉很多,唉,这可怎么办呢?
小豆子有些同情的看着爸爸妈妈。妈妈也唉声叹气地说,这可怎么办呢,得赶快想个办法啊!
小豆像个小大人似的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帮父母想主意。
片刻后,豆爸像忽然想起什么好主意,对小豆豆说:“爸爸想来想去,觉得有一个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小豆豆一听,催促着爸爸赶快说。
豆爸慢慢地讲到:我想到的好办法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先回去上班,你和奶奶在这里再住几天,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按时完成,不担心被公司开除,我们的困难就解决了。你看这个办法怎样?
小豆豆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这些道理前面听过,没参与思考,现在爸爸征求她的意见,她就很努力地想,欲言又止,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妈妈在旁边接茬说,嗯,我也觉得是一个好办法,宝宝你觉得怎样,好不好?
小豆豆点点头,好。
爸爸一下子一脸轻松,满怀欣慰的说,看来我们3个人一起动脑筋,就会相处解决办法的!
妈妈也愉快的接着说,小豆子真懂事,能跟我们一起想好办法了。
孩子一下子高兴起来,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豆爸语气欣喜的说,小豆豆,你赶紧去告诉爷爷奶奶我们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好吧!小豆欢快地去向爷爷奶奶汇报去了。
第二天早上父母临走前,爷爷突然问小豆豆,真的不打算跟爸爸妈妈一起回去了吗?豆爸很担心爷爷这样问会弄得小豆豆又纠缠着不让他们走,没想到小豆豆很自豪的说:我们想出好办法了,现在我不回去,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有时间送我上幼儿园,我很爷爷一起回去!说话间,一副有担当的样子。
分析豆妈和豆爸的做法,他们在这件事上采用的是关系扭转的方式。开始时,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动角色,是被说服的对象。她被要求听从大人的安排,需要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让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本能地会抵触。到后来,爸妈主动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孩子就从一个被说服对象,成为一个可以做出选择的主动者,同时成为可以实施决定的践行者。当她参与了一个决策,意识到自己有主动权,有办法帮助父母解决一个他们自己都不能解决的困难时,她的责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这种感觉是人类内在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孩子,也会被这种感觉陶醉了。这样,思想工作就做到孩子的心坎里了,孩子自然就变的懂得,事情也就容易解决了。
买下软豆腐,治好硬骨头
有位年轻妈妈曾向我求助,说她两岁的儿子乐乐是天生的“硬茬头”,不让干什么事,偏的去干不可。尤其是现在进入第一反抗期,变得不听话,弄得她很抓狂,不知如何对付这个时期的孩子。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第一反抗期”“青春叛逆期”等等这类说法,它是一种对儿童成长中正常行为的负面描述,是幼稚认识的产物,很容易误导一些家长。孩子从来没有反抗期,也没有逆反期,儿童的本性都是非常温和。如果说他们有逆反,那是因为受到了压抑,或不被理解。所以我猜测这位家长一定是平时对孩子有太多的管制,以至于让孩子不得不反抗了。当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后,这位妈妈摇摇头,说她是那种懂得给孩子自由的人,从不束缚孩子,她现在倒是。怀疑孩子的“硬茬头”是被惯得,考虑是不是应该对孩子更严厉些。
我让她随便举个孩子不听话的例子。
她说每次带乐乐到菜市场都很烦,原因是乐乐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动一动,经常冒冒失失地弄翻什么,或把人家的蔬菜水果弄到地上。尤其最近,孩子对豆腐产生了兴趣,每次走到菜市场的豆腐摊前,看到板子上的豆腐,就想摸一摸,不让摸就大哭,有两次还生气地把旁边菜摊上的青椒故意扒拉到地上,弄得妈妈非常生气,打过两次屁股也没用,现在都不敢带孩子到菜市场了。
这位妈妈自认为对孩子宽容,懂得给孩子自由,可就所述的事实来看,并非如此。所以我对这我妈妈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什么都想去动一下,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到了菜市场,那么多花花绿绿地菜,肯定吸引孩子:她看家长随意在菜摊上挑来挑去,就也想去模仿。所以说孩子“不听话”,根本就是家长的误判,是家长管的太多了。
家长听我这样说,分辨到,其实平时他摸那些菜时,我管的并不严,只是说说,但豆腐和菜不一样,他摸过了,别人怎么买呢?卖豆腐的人也不允许。
我说,很简单,让孩子去摸,你把摸过的那块买下来,回家做个麻婆豆腐,或干脆让孩子把豆腐捏碎了玩个痛快,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问题不就解决了?
这位妈妈有点恍然大悟的样子,但又有些疑惑地说,那如果下次再去菜市场她还要摸,怎么办呢?我说,再买下来。这位妈妈有些诧异地看着我。
我笑笑说,一块豆腐不过两块钱,即使一个月连着天天买,也不过六十块钱,等于给孩子买个玩具。况且孩子不可能对一块豆腐有那么长的兴趣,最多三四天,她应该就没兴趣了,。
这位妈妈是个非常有悟性的人,我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她理解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此后不但允许孩子到菜市场摸豆腐,而且自己从网上下载了做豆腐的方法,并订购了磨豆的小磨及其他相关用具,在家做豆腐给孩子看。她和乐乐一起做豆腐的过程,就是一个亲子游戏的过程,而所有的工具有变成了孩子的玩具。以此类推,在其他问题上,她也不再简单地去管束孩子,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像做豆腐那样,把一件简单的事扩展开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惊奇,领略到更多的知识。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再交谈的时,她说乐乐现在不仅变得懂事,而且十分聪明,智商明显高于同龄的孩子,想想以前总说孩子“不听话”,真是自己太幼稚了,现在才真正领悟了什么叫“不管是最好的管”。
暗中设圈套,明处消劣习
有一年,我9岁的小侄子虎虎在暑假从呼和浩特到北京玩,在我家住了一周,这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坏习惯,几乎不喝水,只喝瓶装饮料,水果更是一点不吃,不管什么水果,让他吃一点都像吃药似的难。这对他的健康没有好处,我想利用这次他来我家的机会,改变一下这个坏习惯。
那几天北京气温非常高,坐着不动也会流汗,需要不停的喝水。我把家中的瓶装饮料清理干净后,买个大西瓜,冰镇起来,当天的晚饭放了相当于平时两倍的盐,空调也借故关掉。饭后不久,我们就又热又渴。小家伙爱出汗,看起来更渴,到冰箱中找饮料,没有,来问我。我装作刚知道饮料喝完了,表示出内疚。他看外面天黑了,不方便到超市买,就想喝水,又发现凉水壶是空的,好失望。我说:哦,今天忘了在凉壶里面存水了,姑姑马上烧水。
在我烧水时,我先生凑过来说他也觉得好渴,没水喝,吃西瓜吧,边说边到冰箱中取出西瓜,切开来。凉爽的西瓜端到桌子上,真是诱人。招呼侄儿过来吃,他摇摇头,本能地表示拒绝。我们不再说什么,自顾自的开始吃。先生还边吃边感叹一句:这西瓜真好吃,又凉又甜!
壶里的水在响,小侄子在旁边一脸愁容地看着我们。
水开后,我倒一杯放在他面前,热气腾腾的。本来就热的冒汗,看着这杯水,感觉更热。小侄子显出更焦渴难耐的样子。我心中暗笑,不理他。
我吃完西瓜,站起身来一边收拾桌子,一边漫不经心地对侄子说,水看来一时半会凉不了,西瓜真的很好吃,要不先少吃一点解解渴?他就犹豫着,不知该如何。
我看他心有所动,没再说什么,到厨房把一小块瓜瓤挖出来,又切成几小块,放到一只漂亮的盘子里,并配上一只水果叉,放到他面前。对他说,试试看,感觉好吃就多吃点,不好就少吃点。说完走开了。
小侄儿迟疑片刻,生理需求战胜习惯,终于拿起叉子,吃了一块,然后又一块,又一块,几下就把盘中的习惯都吃了。我没再理他,装作没在意,不再提这事。过了一会儿,他又把杯中的水都喝了。
第二天,我又找借口没去超市买饮料,侄子既喝了水也吃了西瓜。傍晚,我还在网上“意外”地看到一篇关于喝饮料的坏处的文章,招呼侄子一起过来看了,然后感叹一句:“没想到喝饮料还是件冒险的事情呢,看来以后还是要少喝!”侄子看完了没说什么,但我注意到,此后他在我家的几天,再没有要求我买饮料,我也假装忘了这回事,没再给他买。他天天都能正常地喝水吃水果了。
空出一面墙,挤走电视症
有位家长说她特别不愿意孩子天天看电视,可自己没有老人帮忙,每天下午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间,正好是做晚饭的时间,没时间陪孩子玩,又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客厅不安全,就只好把电视打开,这样孩子就可以安静地坐下来看电视,自己才能去厨房做饭。但她很担心这样长期下去,孩子会养成看电视的习惯,不知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我认识一个姓刘的妈妈,管她叫小刘。小刘的情况和这位妈妈的差不多,但小刘却很好的处理了这个问题。我把小刘的经验介绍给了这位妈妈。
小刘每天接孩子回家后也需要做饭,又希望能和孩子多说说话,她就把厨房的一面墙空出来,让这面墙成了孩子的画板。她家厨房的四壁都攘了瓷砖,是光滑的,可以随时把画上去的东西擦掉。
这样,每天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母女一切进厨房。妈妈边做饭边和孩子说话,孩子或画画或和妈妈说话,或看妈妈做饭,总之孩子也非常喜欢这样待在厨房里,很少想到去看电视。
小刘总结说,用这样一个办法,既不会让孩子养成长时间坐在电视机钱的习惯,同时又满足到了孩子画画的需求,此外还增加了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她发现比起独自坐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其实更乐意待在妈妈身边,因为一天不见面,孩子其实是很想和妈妈待在一起的。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始终在自己的视线内,非常安全。
可见,要防止孩子形成一些坏习惯,不是先不经意地“培养”,然后再费心费力地去改造,更不是事无巨细地去监督孩子,而是要家长自己从生活细节中去用心,努力地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从开始就不让孩子被坏习惯缠住。
巧用心理战,便秘去无踪
现在便秘的孩子很多,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儿童阳气旺盛,便秘很少由于内脏功能羸弱所致。吃的太精细,跑跳类活动太少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孩子一直无法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即大脑排泄信号出现抑制反应,使排便生理需求无法被大脑识别,结果就是总没有便欲感。没有便欲感又会延长粪便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导致大便干结,增加排便困难,使事情进入恶行循环。
痼疾的起源,往往不是因为家长没关心孩子大便这件事,恰相反,很可能是家长在这件事上太在意了,对孩子进行了太多的错误训练和不良暗示,反而抑制了排便反射正常形成。所以,虽然儿童便秘是个生理问题,如果想根治,则多半需要回到根源,采用心理治疗。
下面一个例子对于这个问题的成因有很好的说明,也给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值得借鉴。
一个叫小雨的孩子,家人在她一岁半左右开始训练她定时大小便。一到钟点,小雨就被要求去坐便盆,孩子常常不愿意,家长软硬兼施把孩子摁倒尿盆上,或多或少,总要孩子撒点尿或拉点粑粑出来,才允许站起来。过度训练阻碍了孩子的自我胜利调适,也使孩子对大小便这件事很厌恶,从不主动去坐便盆,能逃避就逃避,于是常常憋便,只要家长一疏忽,就拉尿在裤子里。为此家长非常生气,以为这是训练得不够,更严格地训练孩子坐便盆。这样,孩子每天都有不少时间在便盆上度过。可能是长时间做便盆之故,刚两岁就出现轻微脱肛现象,引起排便疼痛,这让排便这件事在孩子心中更恐惧,于是更经常性地憋便。憋便引起大便燥结,燥结使得排便更困难,更疼痛,也使得孩子对这件事更恐惧,更没信心,便秘越来越严重。
便秘特别容易引起上火和感冒发烧,所以家长经常为孩子大便的事忧心忡忡。家长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小小的人,也为这件事心理负重,经常在排便不成功时,或因疼痛或因内疚而痛哭,好像自己犯了大错。偶尔哪一天顺利排便,就轻松高兴得宛如中了大奖。找医生看过几次,医生总是开些泻药,吃了能管用,不吃就不行。但药不能经常吃,而小雨能够自主排便的情况越来越少,家长实在没有办法,开始给孩子使用开塞露,这更使得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依赖。到四岁时,已几乎不会自主大便,每隔三四天用一次开塞露。
小雨父母后来从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还不到40岁的知名企业家因直肠癌英年早逝,这和企业家多年来一直有便秘的痼疾有关。他们惊出一身冷汗,意识到便秘是个很大的隐患,用开塞露相当于饮鸩止渴,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恰好这时遇到一位有经验的妈妈,给他们直了一招。虽然这位妈妈的建议初听起来令人有些担忧,有些刮骨疗毒的味道,但两害相权取其轻,他们认真思考过后,完全接纳了这位妈妈的建议,通过给孩子短暂用药,主要利用心理战,很快就化解了这个难题。
采用这位妈妈的办法,必须先理解背后的原理:便秘如同失眠,是生理和心理不良互动的后果,心理越紧张,对生理越抑制,生理越抑制,心理越有障碍。所以解决途径就在于建立生理和心理的良性互动,关键在两点:首先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建立排便的自信,让孩子不再为这件事焦虑,其次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稳定的生理反射。
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家长瞒着小雨,去医院找医生开了适合儿童服用的泻药。晚饭后,把药碾成粉,掺到一种果汁里,不动声色的让小雨喝下去。药的剂量掌握在第二天早上小鱼可以排便,又不至于腹泻的程度。第二天早上,小雨自主排便,孩子狂喜,家长也表现出惊喜,说:“哦,妈妈查过书了,有的孩子的肠胃功能成熟得晚,头几年会发生便秘,到了四五岁就开始晚熟了,会像大多数孩子一样开始正常排便,看来你这是开始好转了。”这时要关注一下孩子拉的是稀的还是干的,以衡量接下来的一天需不需要用药,或使用剂量大小。
在接下来的三四天中,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暗暗促进孩子定时自主排便。并用欣慰的口气对孩子说,“以前总发愁你的大便问题,看来长大了自然就解决了,根本不用发愁!”家长这样说是要让孩子相信,是她自己的身体开始正常工作了,她的便秘问题从此消失了。
同时家长想办法给小雨一个暗示,即她习惯在每天早晨排便。装作不经意地对别人说:“我家小雨的习惯是每天一吃完早饭就去拉粑粑。”也可以对孩子说:“你习惯天天早上大便,这倒是个好习惯,天天早上把肚子倒空了,一天轻松,年饭可以多吃点儿。”妈妈还故意在孩子面前批评爸爸:“你习惯不好,两天拉一次,要向宝宝学习,及时清理肚子。”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暗示,当她一位自己会经常在某个特定时间大便,大脑就会自动让这个时间和排便建立起关联,形成条件反射。一旦条件反射建立,不需要主动驱动,到了那个时间,身体自然首先会接受大脑发出的信号,产生生理反应,然后又通知大脑,该上厕所了。
小雨第一期用泻药是四天服用三次,停药后,正常拉了两天,第三天再出现便秘。家长按那位妈妈的指点,表情平和地告诉小雨,这种情况很正常,大便再规律的人,都会偶然因为某个原因,有一天或有几天不排便。你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规律了,早上没便,下午或晚上估计要便:今天不便,,明天早上肯定会便。肚里有粑粑,不用管它,到时想留也留不住---这些确实是事实,大便正常的人都会在某几天或一段时间因饮食不当,外出旅行等原因导致排便不畅,只要生活正常了,很快会恢复到正常。而规律只要形成了,确实是想挡也挡不住的。、
家长表现出完全不焦虑的样子,但暗中又悄悄“下药”一次,小雨接下来的第一天又在那个时间去了厕所,出来后更愉快,说果然每一天都得这个时间拉粑粑,从孩子表情来看,她已经坚信自己形成规律了。家长只是愉快地笑笑,简单答应一声,没多说什么,此后,孩子的习惯确实开始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基本稳定下来。极偶然的情况下会发生便秘,在饮食和运动上暗中调理一下,就可以解决,不再需要泻药,便秘的问题彻底解决。
如果采用这个办法,提醒家长注意几点: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不要让孩子知道家长的计划,要让孩子相信,一切变化是基于他自身身体的成长和习惯。这是他建立排便自信,能够形成条件反射的心理基础。整个计划的框架,就是用心理战胜取得生理站的胜利。
[if !supportLists]2、 [endif]尽量促成孩子排便时间规律,但不需要很精确,大约以早上、中午、晚上来区别即可,或以“每天”为单位,不管早晚,一天一次即可。这需要家长观察孩子,或根据孩子的生理习惯或生活规律来具体调整和确定。比如一般以早上为好,但如果早晨着急按点送孩子到幼儿园,则把这个时间放到晚上较好。切不可因为时间紧迫,急火火地命令孩子赶快去排便。若再度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让孩子察觉到你的意图,则很可能前功尽弃。个人认为这个办法在孩子的寒暑开始实施比较好,或为了改善问题,家长和孩子专门请半个月假也值得。总之,在开始阶段,一定要从容轻松,不要让过分规律的时间弄得孩子紧张,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紧张,都会扰乱孩子正在形成的习惯。即使习惯形成了,也要防止任何原因导致孩子因时间或情绪上的紧张而憋便。么有便意不焦虑,一有便意就去拉,这非常重要。
[if !supportLists]3、 [endif]饮食和运动一定要跟的上,尤其是改善初期,不要吃得太精细,多吃些蔬菜水果粗粮之类含粗纤维多的食品。经常带孩子做运动或和孩子一起玩闹,总之,要综合治理,尤其要让孩子动起来,促进肠胃蠕动。
“看道理”,胜过“讲道理”
我女儿圆圆两岁半上幼儿园时,我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也是告诉她妈妈要去上班,所以要送她到幼儿园。由于之前我正好有一个三个月的假期,天天和她在一起,那正是她开始懂事,有记忆的时期,所以她的印象可能是妈妈总是这样天天24小时和她在一起。
入园第一天,圆圆有新鲜感,很高兴地进去了,第二天就不愿再去,走到幼儿园大门口,说要跟妈妈回家,不进去。我就只好又给她讲妈妈要去上班的话,她无可奈何地哭着跟妈妈进去了。我心理很难过,一时也想不到如何给她做思想工作,接下来的一天,早上要送她到幼儿园时,她忽然说一句,:“妈妈不要和上班在一起,和我在一起。”
圆圆这句话一下提醒了我,我才意识到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是啊,“上班”对成人来说多么简单的一个词,可一个小孩子怎么能知道什么叫“上班”呢?本来天天和妈妈在一起,现在突然有一个叫“上班”的东西跳出来,和她争夺妈妈,她当然不愿意了。我于是决定带圆圆去看看什么是“上班”。
第二天我正好没课,就把圆圆带到学校。在路上我告诉圆圆,妈妈上班就不在家里了,而是到学校。走进学校大门,我告诉圆圆,这就是学校,妈妈每天就是在这里上班的。然后我把她带到教学楼。正值学生们上课的时间,我让圆圆从教室门的玻璃上看进去,一个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我告诉她说,妈妈是老师,就是像这个老师一样,要天天来这里给学生讲课,这就是“上班”。
圆圆一定是听懂了,她明亮的眸子里闪现出好奇的神情,看看教室里的老师,又看看我,一定是把我和那个站在讲台上的人进行联系。我问她,你看妈妈上班时是不是不能带小圆圆呀?她点点头,我又问:“那妈妈上班的话,小圆圆是不是应该去幼儿园啊?”她说是。,
我还带圆圆去了办公室,尽量让她完整的看到我平时的工作场景,并简单给她讲了我平时要备课,看作业等,我相信她听懂了,虽然她不会理解讲课,备课的含义,但她知道妈妈是必须天天来这里做事的,这个时间没有办法和她在一起。所以第二天,我送她到幼儿园时,她虽然在道别时还是有些想哭,却有了明显的自控力,此后,凡我说要去“上班”,她就不再因任何事和我纠缠。
我在任何事情上都不会让孩子一再感觉为难,更不会强行要她接受某个事实或道理,我是成年人,有责任在各种问题上动脑筋,想办法,比如为什么要上幼儿园这件事,通过“讲”无法让孩子明白,带她去看一看,孩子一下就明白了,也就变得懂事了。
家长不生气,孩子不惹事
我曾在假期去一个同学家住过3天,当时她的儿子两岁多,非常淘气,家长不让做什么,她就非做不可,仿佛是在故意挑衅。比如吃饭时,菜和米饭刚放桌上,妈妈对他说句“别乱动”,他就把小勺伸到盘子里乱搅,妈妈要喂他吃饭,他要自己吃,妈妈无可奈何地说“那你自己吃吧,别把饭洒了”,话音刚落,小家伙就把碗里的米饭故意扒拉到桌子上。
同学说她要被儿子累死了,并说儿子比女儿难带。她没有女儿,就把原因归结到性别上。但我能看出来,她对孩子管的太多,吓唬,批评也太多了,所以跟她说,我帮你带两天吧。
这两天中,我尽量顺着小家伙,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几乎没有阻止过他,也没批评过。比如他把放在茶几上的一个餐巾盒扔到地上,然后看着我,等我的反应。我知道小家伙在向我发出挑衅的信号,观察我的表情,我又笑着捡起来,然后就这样,他不停地扔,我不停的捡,后来他不再观察我,真正开心起来,每次一扔就大笑,我也和他一起笑,不知多少回合,他有耐心扔,我就有耐心捡。
我同学在旁边都忍无可忍了,我示意她不用管。终于,孩子感到腻了,不再扔了。小家伙也许开始还是想激怒我,但他发现我不生气,扔纸盒就纯粹变成了一个游戏。我们的友好关系就从这里开始了。
过一会儿,孩子开始撕一本童话书,同学油箱阻止,我赶快对她说,让他撕,很多孩子最初“读书”,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嘴或手,不要管,这还能锻炼小手的灵巧性呢。小家伙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把一张纸用力地撕成好多块,扔到地上,又从书上撕下一张,一撕两半,不再有兴趣撕碎,扔下,去搞别的“破坏”。
这两天中,我和同学一直坚持不干涉孩子,这对同学来说可能是件痛苦的事,她开玩笑说忍得内脏快要出血了。
但成就也很快看到,第三天,孩子明显不再跟大人逆着来,而且也不再看妈妈的脸色,神情平和多了。我们准备出去时,我和同学都坐在餐桌边化妆,小家伙抓起我的一管口红。我带了两只口红,已被他弄坏一支,这只可不想让他毁坏了。于是伸开手说,把这个给阿姨好吗,阿姨要用这个。她居然很听话的给了我,安静地看着我如何打开使用。我的同学眼前一亮,我们都暗暗笑了---这可是小家伙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
我后来不时地和同学通了个电话,她说小家伙自从我来过后,变得听话;了。再不和她逆着来了,她现在感觉带孩子没有那么累了,。事实上,改变最大的是她自己。她心态变了,能正面看待孩子的许多行为,不在把属于幼儿园的正常探索看成是破坏,接纳孩子的行为,减少了对孩子的限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心里没有逆反,当然就变得听话了。
反串“小监工”,干活有热情
在我女儿圆圆大约三四岁的时,我像天下所有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学会自己收拾玩具。我开始培养圆圆收玩具的办法很直接,就是告诉她玩过后要自己把玩具收起来,但她总是收得丢三落四的,我就不断提醒,这里还有一个没有收拾,那个也要收起来,结果弄得她对收玩具这件事很抵触,也做的很被动,一直没有进步,总的我跟在屁股后面不断唠叨。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想办法。
有一天,我对圆圆说,以前都是妈妈指挥你收玩具,今天你指挥妈妈,让妈妈来收拾好不好?她一听,非常乐意,说好,立即就有大权在握的感觉,不由自主地四处看去,观察那些东西要收起来。
我模仿她平时的样子,只把放在眼前的一些收起来,然后说收好了。圆圆作为监管者,眼里开始有活儿,不知不觉地像我平时那样,告诉我这里有一个没收,那里有一个也需要收起来。我乖乖地听她的指挥,一堂有一趟地跑着,直到她认为东西都已经收好。
其实有几个小玩具还没收起来,但她没有注意到,我不直接说出来,担心那样会降低孩子的成就感,晚上和在外地出差的爸爸通电话,我故意把这件事讲给爸爸听,爸爸随后在电话里表扬了圆圆。
接下来一次收拾玩具,还是她做监工,我动手。,把玩具收好后,我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玩具收的这么干净。家还有一点乱,要么你再指挥妈妈收拾一下屋子?其实还有两个玩具她没看到,我也假装没看到,暂时没收。
圆圆本来还意犹未尽,听我这样说,又来劲了,四下看看,告诉我把仍在地上的沙发靠垫放到沙发上,再告诉我把茶几上的水杯送到厨房,然后告诉我把沙发上的衣服挂起来….我在做这些的过程中,假装无意中发现那两个还没有收的小玩具,顺口说一句“哦,刚才没有注意到这个”把小玩具送到玩具框里,然后载不动声色地顺手把圆圆没指挥到的东西规整一下。
屋子很快就显得干净整洁,我愉快地环顾四周,对圆圆说,宝宝指挥得这么好,屋子一下子就干净了。圆圆,也能感觉出屋子前后不大一样,非常有成就感。
接下来两三次收拾屋子,都是圆圆在指挥,我跑腿。她观察的明显比前面细致,指挥得越来越好。但我知道不能这样一直下去,所以再一次干完活后,对她说,以前是妈妈指挥你干活,这几次是你指挥妈妈干活,以后这样吧,咱两轮流着指挥,你说好不好?圆圆说好,所以我在接下来几次收拾东西时,和她互换角色,一会儿做指挥,一会儿做干活的。我在干活儿的时,故意说我要做到最好,让她指挥官没事干。所以到她干活时,也力求做到最好。非常明显,她眼里有活儿了,知道哪里东西应该收起来,尽心尽力地做,而不像从秦,只是胡乱应付我,我在扮演干活者时,有意疏忽,给她留点指挥的余地,当我扮演指挥者时,既做出严格监督的样子,又睁只眼闭只眼,不让她感觉到难为情。总之,我尽量体谅她作为一个幼儿的能力,不苛求,同时又让她有成就感,体会到干家务并不是件复杂的事。
这件事我没有一直做,玩过一段时间后,不了了之,主要是圆圆没兴趣了,我也懒得坚持,所以圆圆并没有就此养成天天主动收玩具的习惯。但我相信她已有收获,这之后,她再去收拾玩具,或收拾屋子。能力明显见长,我觉得这就够了。
在圆圆的成长中,在很多劳动技能上,如洗碗,洗衣服,收拾书桌等,我都采用类似的激发兴趣的方式,以让她体验为主,而不让她感觉被家务劳役。那么小的孩子,重在获得初步的劳动技能,感受劳动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干活。这些最初的技能和兴趣,是孩子将来能够形成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
圆圆只是在幼儿园和小学时,被我这样设圈套做了一些家务,上中学后就没再做家务,因为她时间明显不够用,除了学功课,还要阅读,玩游戏,练琴等,我根本不忍心再用家务去瓜分她的时间。做家务是件简单的事,只要孩子不厌恶,到该做的时候,自然就会做了。她高考结束后,我招呼她和我一起做晚饭,发现她的动手能力很强,第一次切土豆丝,虽然有些笨拙,但切的又细又均,在其他一些家务事上,也都是开始有些笨拙,但很快就熟练,做得又麻利又好。虽然从目前来看,圆圆不是做家务的高手,但独立打理自己的生活已经不成问题,我作为家长,对此已经非常知足了。
以上几个故事都是个案,事情不同,解决方法看起来也各不相同,事实上它们有一条红线---所有故事都让我们看到,天下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要方法对头,孩子都是好孩子。教育和医疗一样,其存在的价值基于人与人的相似,没有对相似性的把握,就不存在差异化的对待的能力。所以,“教育”不再宏观大话中,也不在遥远的目标中,而在当下的细节中,做好了细节,就是做好了教育。
《金刚经》里讲,任何一颗恒河的沙粒都包含着整个宇宙,每个孩子也都是一个宇宙,需要我们心怀谦卑地以诚相待。作为父母和教师,如何检验我们对待孩子的办法对不对,如何避免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误导,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你在让孩子哭泣,忧郁,屈服,还是让他欢笑,平和,悦纳---此方式不仅用于自我鉴别,也可以用于判断专家水平高下---不要用教育意图来说事,也不要用专家名气论高低;教育的对与错,用孩子的表情和反应足以判断出来。
只要方法对,不但能让眼前的事情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跨进“柳暗花明又一村”,还能暗暗地滋养孩子的好品格,并使得这好品格迁移。这就是教育的魅力,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