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买买买是种病,那我已病入膏肓,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这种病毒又扩散到给孩子置办各种物品上,从孕晚期开始,“囤货”这个词就深深驻扎在我的生活中,双11、儿童节、618年中大促,每次“过节”,我都会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的买买买!
于是,非常“成功”地,我们家变成了小型幼儿园。什么玩具都有:平衡车、滑板车、磁力片、乐高、木质积木、拼图、串珠、过家家的玩具屋……。最近这段时间,迟钝的我才发现,这么多玩具里面,心心喜欢玩的很少,很多玩具总是玩几下就被打入“冷宫”。
前几天,心心爷爷从老家回来,给心心带回来老奶奶亲手做的一串桃珠。看着这一粒粒桃核穿着整齐划一的小孔,摸着凹凸不平的自然纹路,我心里直感叹:“这得费多大劲儿啊”,嘴里又犯疑惑:“没事做这个干嘛啊?”心心爷爷随口答道:“玩呗!”
好玩吗?我一粒粒的拨着桃珠不能理解,却又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那个年代时间似乎过得很慢,这样的节奏也切合童年的步伐。我还清楚的记得我小时候最爱的洋娃娃是什么样,我抱着她睡觉,给她打针,喂她吃饭。我也记得自己有一套塑料积木,总是一遍遍的玩。除此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玩具了。更多的是游戏,和小伙伴玩过家家、扮演西游记、盛夏的树下看一下午的蚂蚁搬家……。简单却很幸福。
你家孩子的玩具也该来一场“断舍离”!现在的心心呢,守着一飘窗的布娃娃,却似乎没正眼看过它们。玩具那么多真的好吗?孩子们或许也需要断舍离了。我开始收拾心心的玩具,坏了的质量不好的都扔掉,现阶段玩不了的都收起来,同类型的玩具留一两个即可。很快玩具就精简了很多。摆在外面,她能拿到的玩具就只留了几个。渐渐地,我发现了她的变化。
玩具少了,秩序感增强了
我一直奇怪:在早教课上,老师要收玩具了,只要说声:“Bye-Bye啦~”心心就奉若圣旨,不管玩具再怎么喜欢,都立马收起来送给老师,再帮老师把玩具箱抬到柜子边。可是在家里,我提醒她收玩具,她总装听不见,我“低眉顺眼”模仿老师说:“Bye-Bye啦~”她也完全不理,难道我说话这么没有“威信”嘛!
玩具少了之后,我才明白,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也是需要环境的啊,散落一地的玩具怎么收?玩具量少了,分类简单了,孩子便愿意了。
玩具少了,专注力提高了
这个不难理解。当她目之所及只有3-5种玩具时,选择少了,玩的时间便拉长了。一小块橡皮泥她能玩半小时,嘴里还念叨着:“揉揉~拍扁!”一会儿让我看,她揉成了蛋蛋,一会儿告诉我,她“拍出”了一个企鹅。玩具少了,反而能深度玩耍了,兴趣似乎也高了许多。
玩具少了,创造力凸显了
眼前的心心堆积木已经快失去兴趣了,但突然,她奇思妙想,把圆柱体一个个找出来,让它们“排队”!之后,她又创造出了新玩法,把长条形积木摆成一排,做成了“火车”。我在一边,只是陪伴,当她兴奋地大笑时,也为她开心。
你家孩子的玩具也该来一场“断舍离”!我们总是害怕孩子感到无聊。在他无事可做的时候,就想吸引他进入下一个游戏,或者告诉他另一种玩法。却不知,这样剥夺了孩子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我们需要给孩子空间,当他们没什么可玩时,通常是发现一些美妙事物的起点。
玩具少了,我们和孩子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
有句话怎么说的,“我相信没什么不开心是一个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买两个!”虽是句玩笑,但也能体现出,我们总是用物质的充裕来填补精神的空虚。当以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孩子也会沉溺于物质满足的短暂快感中,不再直面自己的内心需求。
孩子,你和小伙伴闹别扭不开心了,我愿意倾听你,但不会用买玩具取悦你的心情。
你家孩子的玩具也该来一场“断舍离”!很多父母有些手足无措了,没有那么多的玩具了,那孩子们玩什么呢?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工作,但游戏不仅限于玩具啊。
别说,长辈带娃比我们更能返璞归真,心心爷爷就经常带心心玩“假装”的游戏,拿着铲子对着地砖做动作假装在铲土,竖起铲子假装在看手机,围着茶几假装吃水果,两人玩的不亦乐乎。剥松子时,压碎松子壳,再让心心自己挑出果仁,还锻炼了动手能力。
生活无处不游戏。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游乐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让我们一起给孩子的玩具来一场“断舍离”,还孩子一个简单快乐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