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念理论认为,注意力缺失通常是因为大脑对某项任务习以为常时会转换为自动模式(潜念),将更专注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认知迭代》卡罗琳.威廉姆斯
今天在卡罗琳.威廉姆斯《认知迭代》这本书中,学习了一个新词:潜念理论。想起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记得我时刚上班不久,我在农民粮食兑换点,负责小麦的验收入库工作。
每天下班前,我们都要对自己的账务进行计算、核对。
我要做的就是将一天收进来的小麦数量进行累加,那时还没有电脑。
虽然有计算器,但是,感觉用起来不方便,容易出错。我们都习惯用算盘计算。
记得有一次,计算结果出来后才发觉:我在计算过程中一边计算,一边在胡思乱想。
因此,认为这个计算结果一定有问题。
所以,我又重新集中精力、认真地算了一遍,结果果然和第一遍不一样。
这时,我不敢贸然认可第二次的数字,只好进行第三次的复核。
没想到,第三次的计算结果竟然和第一次胡思乱想时的结果一致。
这让我感觉有点吃惊,但是,这个数字和我的同事的另一个数字是暗合的,证明第一次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后来,这种情况又发生过几次。
很多年来,我一直对这件事印象深刻,但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用“潜念理论”来解释,就很容易理解。
用算盘计算,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因为是新鲜事物,大脑的注意力比较集中。
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尤其是非常熟练了,那种计算方式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惯性。
于是,就如卡罗琳.威廉姆斯在《认知迭代》中所说的潜念理论一样,“注意力缺失通常是因为大脑对某项任务习以为常时会转换为自动模式(潜念),将更专注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我一边眼中看着手中的票据,一边手里拨弄着算盘珠子在计算。
大脑机械地运转着,神却不知游到哪儿了。
即使复核,数字依然是对的。
当然,我不主张一心二用。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出错的概率肯定会上升。
不能因为大脑在惯性的驱使下,也有可能做出正确的举动,而忽视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