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有术,真道为本,术为实用。
道是本质,术是方法。
有道无术是纸上谈兵,有术无道是盲人摸象。
1、
昨天,闺蜜电话我,说自家闺女在此次月考中英语滑铁卢,将排名整个拖了下来。言语之间,满满焦虑。
她一边诉说,一边问我们家的这次考试如何?我说还可以吧,除了语文没怎么考好,别的都还挺满意的。然后试着开导劝慰了她几句,但显然她一句都没有听进去,满脑子的是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该如何找最好的老师给闺女补课云云。
相比她而言,突然之间,我看见自己如今居然淡定许多。
2、
曾经的自己,比闺蜜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是孕期还是幼儿期,对孩子都有着满满的期望,买了各种书籍,听了各种早教的传奇,家里碟子、幼儿杂志满天飞,大多凭一时兴起而购买,无任何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因为没有任何升学的压力,孩子基本上是学中玩,玩中学,没有考核,没有比较,也没有反馈,和孩子倒也是相安无事,相处愉快。
当孩子上了小学,我坚信那些“爱与自由”的理论,主张对孩子散养和放手,对他充分尊重,无比信任。
但我忘了——男孩子的耳朵是长在屁股上的,严是爱松是害是老祖宗的智慧而不是糟粕。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当他刚上学吧,我读到了胡萍老师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她在做校医的时候曾经见到一个孩子,已经发烧很难受了,可好不容易盼到了妈妈来,满心以为妈妈能接自己回家,却等到了一句——坚持上完课再接你回家。
至今我仍然能记得文章中提到小男孩的失望心理,也同样感慨万分——为什么家长居然没会为了学习而不顾孩子身体健康?健康难道不应该是第一位的吗?
所以,读了那篇文章之后,我就郑重重其事地就身体不舒服找孩子谈了一次。主题是:如果身体不舒服,就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健康与学习相比,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
结果,我那调皮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一年就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早上活蹦乱跳地上课去了,可上午或下午就会突然老师电话来,说孩子肚子痛,各种难受,电话要求我们接回家。
开始的时候,我们如临大敌,每次接回来都上医院仔细检查,有时因他从小脾胃不太好,可能有点受凉感冒的确是胃不舒服;可大多数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问题,睡一觉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后来我们渐渐就有点怀疑,是不是小不点扛着我说过的那句话作为不上学的幌子了。
于是,再遇到类似情况,只要不咳嗽不发烧,就勒令他必须卧床休息,半天甚至一天不许下床,不许玩玩具,不许看电视,也不许听故事,就是喝水加休息。
如此几次之后,真生病当然是躺得住的,而装病对于一个活泼泼的孩子而言,硬躺着显然就痛苦了。他终于发现装肚子疼回家要躺半天,那还不如上学好玩,这才慢慢杜绝了这种现象。
上了中学,一来大了,二来因为学习压力陡增,就再也没有这类事情了。就是真的感冒发烧了,也是一边上课一边挂水。上学期因帮班级打开水,水瓶突然爆裂,即使烫得他满脚大泡,他都从未落下一天的功课。
这种情况下,再谈起小时候他的这些“小伎俩”,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
所以说,书上说的都没错,看起来都是真理,但一定就适合你家孩子吗?恐怕未必。教育自家孩子不能照抄照搬各种表面的"术”,而是一定要采取中医“对症下药”的法子,针对孩子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3、
在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对应试教育竞争激烈程度毫无感觉,所以也从未对孩子提前进行学习上的规划和安排。他那中等生的成绩在我们的眼里也都还不错,距离满分每次也不过就差了几分。
那时总觉得时光还早,孩子潜力多多,所以不愿意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辅导班上,于是带着他看电影、读书、旅游,还有读经。《大学》、《中庸》、《论语》、《弟子规》、《千字文》、《易经》……林林总总,读了一两年。
周一,他们班级上了一次英语公开课,课堂上老师放了一张图片,问同学们:“有谁认识这张图片上是什么内容吗?”
儿子诧异且开心地说:“我们班居然都不认识!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神奇校车》的眼睛嘛!”
他又问:“妈妈,好奇怪哦,他们怎么能都没有看过《神奇校车》呢?!我们班那个谁谁谁,语文成绩特别好的,居然还没读过《哈利波特》!说太长了!”
《神奇校车》、《爱探险的朵拉》、巧虎、米菲兔、《哈利波特》、《小屁孩日记》》,还有电影《小鬼当家》和迪斯尼系列几乎是他除了纪录片之外的童年最爱。《神奇校车》无论是书还是碟子他都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班大多数孩子没有看过,甚至《小鬼当家》电影都没有看过。可这丝毫不妨碍人家在考试中拿高分,而阅读面并不算窄的他语文成绩却一直拖后腿。
但如今,面对孩子这种情况,我几乎很少焦虑了。因为我始终相信,我们小时候种下的那些美好种子,总会在时间的发酵中静静生根发芽。
4、
记得去年自己还为了孩子去七学八学,如学习记忆方法,如到处购买学习资料、淘宝课程等等,恨不得孩子一口吃成胖子。
可现在逐渐明白,于教育而言,如何背诵、如何记忆、如何更好地提升课堂效率、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找优秀的辅导老师等等,都不过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术”。这些“术”,很大程度上就是迎合着家长焦虑、渴望速成方法和捷径的心态而产生的。
孩子班级去年有个同学,家长花了一万多,让她进了学习记忆方法的夏令营,当时看着她画的诗歌背诵思维导图,我以为,孩子回来肯定如虎添翼,成绩大幅度提高。
但一年快过去了,孩子成绩毫无起色,所谓那么神乎其神的记忆法居然没看到一丁点效果。
我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头脑发热,也为孩子报名这些课程。
我喜欢的胡子宏老师经常说,学习哪有什么捷径,不过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罢了。学霸都是题海里游出来的。
如今,我深以为然。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安心、静心,写好每天对孩子的心赏日记,找好他的优点和进步之处,陪着他学习,督促他作业,认认真真写好每一次作业,做好每一个题目,踏踏实实背好每一篇课文。相信“水滴穿石”的力量,更逐渐地悦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我想,家长静下心来,孩子才能慢慢静下心来;家长能够坚持,孩子才能够坚持;家长不焦虑有耐心,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所谓和孩子共同成长,也就是这样吧。
后来,在与闺蜜的电话中,我说:中考的时候考不了最好的高中,那考次好的高中吧;考不了第二的,那就考第三的吧;考不了第三的,那就多花点钱,上民办的吧;实在不行,就上县中好了。我就不相信了,还能没咱孩子读书的中学吗?
闺蜜说,是的。
我不知道她究竟有没有听进去,但自己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安静。
有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孩子,哪是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可以定论的呢?至少以“三十年”为限,才能看出自己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有道无术是纸上谈兵,有术无道是盲人摸象。真希望天下的爸爸妈妈都能够多关注教育的“道”,少寻找教育的“术”,将有限的时间用来陪伴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上,不追求速成,不苛求一步登顶,用耐心浇灌孩子的自信之树,坚持浇水,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