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遇
世间没有预谋的偶遇,都是万里挑一的缘分。
穿过简书的文山字海,一眼望去,周老师的清流代表简介让我愣了神。
当今社会不都是说着“假大空”的话,做着“虚浮夸”的事,过着“慵懒散”的日子。带着面具生活,从不觉得违心。
这个清流代表,他有什么本色。翻着他的秘籍《当了四年老师的感悟》,免费培训班成了大市场,人来人往没有约束。很操心,其实他更伤心。自己热衷的事业就这样岌岌可危。
真正有梦想的人从不会停止探索脚步。老师琢磨转型办小班教写作,这是个做实事的人。欲成清流之人,都胸怀大志。
竟然有这么多修行笔记《不要速成先写十年》《写出来的智慧》《怎么写都是金句》。这么多秘籍不应该收藏在“琅琊福地”吗?怎么可以随便扔在简岛,真是暴殄天物。
我拣着秘籍,一直感叹:“清流啊,清流!只有懂的人才会珍惜你。”我坐在海边礁石上,一目十行地翻阅,“清流生活”“人生状态”“人生价值”“真我本色”“修行人”。
这些词语在我眼前编织起来,变成一个有形的卷轴古书,每个字好像发着金光,使得这个平静的夜晚熠熠生辉。伸出手,触摸到一片虚无。我慌忙左右张望,看那些畅游的人们并没有什么异样。是我出现幻觉了吗?
我不敢眨眼睛,已经确信此时只有自己看到了奇景。我把秘籍小心翼翼地放在百宝袋里,准备夜深人静时候偷偷修炼。
2 相遇
在写作路上野蛮生长,遇见恩师是人生的幸运。
石头山上修炼,午后太阳仍然温暖,明媚的阳光穿过手指,我又看到了那日发光的卷轴古书。再次眨眼确认之间,走来了清瘦儒雅的修行人,清流气息扑面而来。
我跑到他面前,拽住了他衣角,不知如何称呼,是老师?还是修行人?我满脸疑惑仰望着。老师停下并没有拉开我的手,反而轻声问:“你刚才在修炼,需要帮助吗?”我拼命地点着头。
“老师,我想跟你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老师问:“你怕吃苦吗?”我拼命摇头。
老师点着头,眼神里有了一些赞许。
松开了老师衣角,跟着老师离开石头山。一路上,我不停地问这问那,不知不觉来到“写作大师培训班”。
我看着匾额,想着老师是大师,刚才自己称呼错了,真是失礼。老师看我失神,指着“大师”那两个字说:“以后把你培养成大师。”
我一哆嗦,想都不敢想的事,自己不是那块料,不能进去,也不想亵渎清流圣地。
老师说:“你能看到卷轴古书说明你有清流的境界。”
心里想着,你说我有慧根也不能相信。自己也就是小时候爱看书,长大了写日记。我充其量是野草怎么能妄想大师,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修炼一辈子也不可能达到。
老师看出我在退缩:“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看。”
我想说真不行的时候你别怨我,虽知冲口而出竟然是:“我尽力。”
难道老师的眼睛能透视到我心里?
来到写作班我受到了热烈欢迎,“鞭炮”“大炮”齐鸣,掌声震耳欲聋,老师让我做介绍自己。
这是考验第一关,我不能再腼腆:内蒙古教师,喜欢阅读,热爱写作,被学生称为“阳光老师”。(因为自己啥球都会玩,这话不能说,会让老师知道自己不着调。)
听完介绍,老师点头,眼里又多了一点赞许。
3 知遇
在写作班,我接受“的地得”错别字的专业训练。也站着墙根背过《国家标准标点符号》,错别字平时就注意,所以这一关过得还算顺利。
天天认真完成功课,交到群里让老师点评。
那天老师眉头紧锁:“这文章怎么如此别扭呢,每句话都不通顺,到处都是瑕疵和病句。”
眼泪夺目而出:“以前参加过培训班,在那里学的套路。我也不知道怎么写?”继续抽噎。
“怎么还哭了,我只是问问情况,这孩子太要强!”老师唉声叹气去石头山散心了。
我擦干眼泪,在写作班里发愁。当初就想自己不行,非得让我来试试。这下好了,还把老师气走了。谁气走的,谁去请,我心里琢磨着。
小板凳我也不坐了,站到班里后边的墙根一遍一遍念读修改。师姐心疼我帮忙修改,劝说我回位坐着。我固执地站墙根等老师回来。
老师散心回来写一篇文章《把“零基础”培养成天才》,他想能把零基础学员提升,才是写作班的价值。原来老师去石头山想办法,怎么才能因材施教。我的心稍微安稳点。
自己反思了一篇《清流圣地》。以前进过培训班,学到套路,以及今后的整改方向。哭哭啼啼不是我的风格,必须有行动。
老师给我写下评语:“这篇文章,让看到你的天赋,也看到我的‘精英梦’‘大师梦’已经逐渐变成现实。”
“你过去学到的套路,走过的弯路,都是你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有浊流的对比,才会让你认识到清流的可贵。”老师分析一下根源。
我眼睛冒光:“那敢情以前被骗,也是促进我成长。”原来这是好事儿,不用纠结过往。
这时老师掏出红包要塞给我:“你的文章让我刮目相看。”
这个善良的智者总是那么豁达,我把他气得离家散心了。还能看到我的闪光点,自己实在是汗颜!
老师还在劝说我收下红包,我心里想着你不生气比啥都强。当初我说的尽力是拼尽全力,老师看在眼里,不知道是鼓励还是心疼我的勤奋努力,反正都是老师的心意。
“老师,言谢的话,说多了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我向你鞠躬。”然后就跑掉了。
老师被我逗笑了。
把老师的点评都写在笔记上,捧着本,开始傻笑。不是因为老师的欣赏,而是老师终于舒展愁眉,我松了一口气。
写给老师一句话:“你用温暖的力量,助我化解困惑。你用欣赏的眼光,帮我拭去浮尘。”
不知道什么时候称呼老师已经从“您”写成了“你”,除了尊重多一些亲切。
4 感恩
感谢在我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闪闪发光的人。
天天读着老师秘籍,接受老师教诲。学着把老师的大道理,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老师只写道理,却喜欢看故事。我写了《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形象表达老师棒喝小伙伴,为了我们进步的良苦用心。
针对自己总是喜欢用感叹号的习惯,老师指出这样写作热情会消耗殆尽。我琢磨写了一篇《不用感叹号》,学以致用也能轻松表达。
上了写作班,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规范自己写作。感觉老师的方法技能真好用,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呢?
初时想把老师的观点编成写作班的教案,因为自己是老师有写教案习惯。让老师的智慧点醒更多人,这样的想法得到老师的支持。智慧系列是老师的方法技能汇总以及我在写作班里的学习感悟。
常常收到老师的点评:“文章处处是金句,妙语连珠。你没有改变,只是恢复本真,本来你就是天才。”
心里惬意,写作更努力,惹老师生气的日子应该是一去不复返了吧!
写作很轻松,写作目标也逐步实现,这么多年没有这样愉悦过,感恩老师的话我不说,只是努力去做。
有时候老师看到我在群里不认真点评,总是贪玩,私下提醒我去点评。
他说:“帮助别人点评修改就是最好的成长方式,可惜好多人不愿意做。”
“老师,不是我不愿意,是自己点评能力有限。”找借口吧。
其实心里想着小伙伴就愿意跟我玩,不着调的点评谁会听呢。后来一想这也是自己平时总是忽悠他们,让他们无法辨别真假,还是自己的错。
老师又鼓励:“能力都是锻炼出来的。”
我点点头,无论何时我都会尊重老师。那好吧,不就是点评,练手嘛。还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换一个方式。
什么时候写作点评成了玩,是老师惯的吧?
5 智慧
老师秘籍传授的是写作方法技能,唤醒的是内心智慧。
写着智慧系列后期出现困惑,去找老师聊聊。
“老师,智慧系列继续写下去有没有意义?”我犹豫了一下开口。
“很有意义,你的智慧系列,具有相声的幽默和哲学的智慧,大家都喜欢,我也很期待。”老师语气坚定。
“你独特的天赋别人想学都学不来,怎么突然贬低自己了呢?”老师又补充。
“老师,写作智慧已经文不符题了?”我担忧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小粉丝,再跑了。
“雪小禅已经出版五十多本书,她给大学生上写作课,除过不谈‘写作’,其他什么都谈。”老师给我举例。
我看老师端坐着,正准备与我长篇大论。
我连忙说:“老师,雪小禅是大师,我是小草,不是一个段位啊!”
我摆摆手,这可不是试试就行的问题。
“不谈写作才是最好的写作方法,不提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老师从正反面论述。
听着老师的论辩,我佩服地点着头。心里琢磨着老师是“常有理”,说得自己心服口服。
“可以写教育智慧吗?”我不能总点头,及时说出自己的意愿。
“我知道你悟性很高,一点就通。写什么都行。”老师点着我的脑门。
女神也喜欢这样赞美我,他们都是开启智慧的修行人。
6 大师
“大师”者,心胸豁达、无我利众也。——周老师
老师总去石头山,抱回来一堆石头娃,“棒喝”、鼓励、打磨、因材施教,最终“点石成金”。看着老师天天这么操心,我心里画着问号。
悄悄地问女神:“老师是大师吗?”
女神点头,我摇着头。
“‘大师’应该是仙风道骨、来去无踪、又无时不在,无所不能、用手一指,可以把一地的石头娃变成金娃、玉娃。还用天天这么费劲。”我已经忘记了当初自己更让老师发愁。
说着说着就跑题,女神一看我,我立即回归主题。难道是度娘告诉我的:“专业资深人物。”
女神用怎么不长进的眼神看着我。
我辩解:“这不是天天看老师秘籍,知道写作培训是老师的事业。”
“为事业能做到如此地步,没见过这么执着的人。”我感叹。
“‘无我利他’是老师修行的境界。”女神提醒道。
大师就是“无我”,我念叨着去写作。
双节那天,感念师恩,琢磨着给老师送礼物《收到快乐》。
老师感冒头疼躺在床上休息,我不想打扰准备悄悄地离开。他听到动静坐起来示意我留下聊聊。
“老师,感恩系列,可能是小家子气,天天小情小爱没出息。我想能把情爱写到极致,也是我在写作班学到的本领。”我不知不觉开始检讨。
“你喜欢写师姐师兄生动幽默,老师看了心情舒畅。”老师说得很轻松。
“老师,我目前还是对写作班有感情,不记录,怕忘记。以后再写写作班以外的世界,提升境界。”只要老师不生气,我就开心。
“境界是写出来的,思想就是境界,思想突破了,境界就升华了。”老师慧心。
“老师,无我利他,就能做到大师吗?”我看老师秘籍有不明白的地方。
“大师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知道最多的人。而是基本功最扎实、内心最简单的人。”老师有点累了,仍然耐心指点我。
“成为大师会这么简单吗?”我心里琢磨。
“望舒,只要你开心快乐就好,想写什么都行,不要管自己是大师还是小草。你永远都是你自己。”老师教诲。
“老师,我是不是很自私,只顾自己?”自惭形愧。
“你啊,内心单纯,重情义,一直是为师的骄傲。”老师笑了。
那笑容很温暖,犹如那日的午后阳光。虽然触摸不到,让人舒服惬意。
有点开悟,不再纠结。默默地鞠躬,悄悄地离开。
一生念师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