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姑娘卓子
和朋友去餐馆小聚,菜上齐之后,先对着一桌子的美食狂拍一番,然后织个微博,发一枚朋友圈,这才提起筷子投入战斗。
这个场景,相信没有人会感到陌生,因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现代人的饮食节奏。
在这个动不动就自我标榜吃货的年代,大部分人大概也就停留在发微博发朋友圈的级别。而在三四百年前,也有一位大吃货,人家不仅擅长吃喝玩乐,而且还煞有介事地写了一本食谱,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这本《随园食单》,这逼格,诸位怕是望尘莫及吧?
这位大吃货,看标题你就知道,正是生活在乾嘉时期的袁枚。如果你要问他是谁,那首小学课本上脍炙人口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你应该听过吧?就是这位写的。如果你还要说早就不记得了,那“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烂大街的名言总知道吧?也是这位说的。
袁枚这样的吃货,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怕是不多见的(当然你要非拎出苏东坡来我也没什么意见)。袁大才子虽然出身贫寒,但“幼有异禀”(《清史稿》卷四八五),年纪轻轻就誉满天下。这样的才子,偏偏又仕途不顺,只出任过一些地方小官,然而也干得十分认真,并颇有政绩。袁枚三十岁时终于辞官归隐,在南京小仓山购得一处废园,改名为“随园”,此后便长居于此。而袁大才子的潇洒生活,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袁枚寓居小仓山后,笔耕不辍,名声大震。据传他的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也因此,求文的人络绎不绝,袁大才子来者不拒,虽写了一些不怎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但最起码收入颇丰。袁才子本人写有一首咏钱的打油诗:“万物皆可爱,唯钱最无趣。 生前带不来,死后带不去。”这才是真土豪嘛!简直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啊!袁大才子的商业头脑可不简单,除了卖文,还广收弟子,其中不乏女弟子,这在当时和后世都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有钱又有闲的袁大才子,爱好当然不仅如此,游山玩水可说是他晚年的主要事务。足迹遍及江南大地,什么天台雁荡,漓江衡山等等,这位都曾去过。
说了这么多,才进入正题。现在主要想说的当然是袁大才子吃货的角色。
袁枚本人在随园中种蔬菜,养家禽,并且方法颇不俗。在吃遍了大江南北的美食之后,袁大才子开始研究起美食来。在《随园食单》的序文中,袁大才子感慨:“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出自《礼记·中庸》)而他自己却是个有心人,去别人家吃饭,吃到好吃的,总是让自己家的厨子去别人家学习怎样烹制,并且“问其方略,集而存之”。《随园食单》中在列出菜的制作方法时,往往会写是在什么地方吃到的,并且对其食物从各个方面进行点评。简直是比今天的大众点评还有业界良心。
袁大才子要放在今天,绝对是个收纳达人。这点从《随园食单》中就可以看出。全书共分为十四单,除了开篇的须知单、戒单之外,其余各单分门别类介绍了三百多种菜式。介绍菜式的十二单中,也是按照原材料的特性来分类的,比如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等等。因此虽然菜式名类繁多,但却丝毫不感到凌乱。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的须知单和戒单中的一些理论,很值得今人学习。单看须知单,作者就提出了二十个要求。比如食物原料的选择,作料的添加,上菜的顺序,器具的选用,卫生的要求等等,都是应该十分讲究的。尤其是社会发展到今天,饮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果腹,而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品质的体现,因此,袁大才子所提出的这些要求,更加具有借鉴意义。在戒单中,作者同样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戒外加油,戒穿凿,戒暴殄等等,在此我着重想提的是戒耳餐和戒目食。作者的大概意思是说,很多人吃饭,是奔着食物的名声或者是卖相而去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今天恐怕不少见吧。远的不说,《舌尖上的中国》爆红之后,很多的地方小吃假其名声吸引食客,食客们大多也是慕名品尝,我曾专程去天津狗不理总店吃包子,结果最后失望而归。看来名声大的真不见得就好。也有一些饭店绞尽脑汁在店面的装修,器物的选择,食物的外形上苦下功夫,虽也能吸引食客,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随园食单》中的菜式,以江浙一带的居多。但也有很多北方的菜式。我就在其中发现了老家的特产石子馍的食谱。书中将石子馍称为“天然饼”,并且是甜味的,而我们家现在吃的基本是咸味的(说实话,从来没吃过甜的),制作方法和今天的也基本一样。没想到袁大才子还好这一口。
《随园食单》文字比较浅近,大多以食谱为主,所以在此不多赘述,只是觉得,作为一本古代饮食文化的书,还是比较难得的。从中也多少能看出一些三四百年前的饮食和我们今天的差异。值得一提的是,袁大才子虽然写了《随园食单》,但他本人其实并不善于烹调,因此近代文人汪曾祺就曾明白地说自己并不喜欢袁枚(此说法并非本人杜撰,翻阅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一文可见),大概是对其纸上谈兵的做法多少持有异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