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产品都有5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产品的外观、美感和一个人的身材相貌、穿衣搭配、说话口音、待人接物等等。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每个人的角色,比如医生、护士、白领、警察,这也就是大多数人都处于的一种关系是比较浅层次的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一个人的精神资源、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等等
第四层、能力圈
一个人的能力、比如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日程处事的能力
第五层、存在感
也就是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样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一个人存在感得到了满足?什么时候让自己感到不爽和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余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2、五个层次层层深入
当年小米有一句口号“为发烧而生”,第一次听的时候是极其不解的,但后来也逐渐懂了,小米的这句口号很显然是说给他们的用户听的,为用户服务,而在当初他们的用户是谁?最终要的用户是谁?这个问题我们先待会回答先提提雷军这个人。
雷军大家都了解,三十岁就已经成功带领金山上市了,而那时腾讯的马化腾、百度的李彦宏都还是默默无闻,可以说是人生巅峰也不足为奇,但他最后怎么做?创立小米公司,而后更是通过小米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浪潮(与此还有微信)。
而那时候小米手机的核心用户就是发烧友,为了这些用户,小米手机不断的强调性价比这个观念,在对外宣传和发布会上都会提及这一点,同样的质量小米手机一定是价钱最低的。
这其中存在感可以理解为小米手机服务的用户,能力圈就是为了服务这些用户而训练出来的能力,比如性价比、口碑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