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是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的基石。教学框架的设计需要借助于集体的智慧,一个人使用有效教学框架备课,往往徒留其形,难得其神。要真正地把握有效教学框架,它需要有支撑系统:有效的教研范式。有效教学研究的流程:

有效教学研究的目标必须针对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确定共性的困难、问题选题之后,大家要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里强调集体备课的作用,避免一个老师独自探索而不得要领。虽然目标和内容集体制定,但具体教学策略及教学形式则由一个教师根据自己及班级情况制定(独立备课)。
整个研讨过程要明确,大家是在探讨一个未被完全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一堂掩饰问题的公开课,因此要从追求真理的角度,纯粹思考教研主题。
听课时,坐学生旁边关注学生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也是我们平时上公开课老师们填写“课堂观察表”的真正目的。课后,集体评议,就研讨主题,以及作为全息意义上课堂其他问题,进行开诚布公的研讨。许多时候,研讨问题的难度,往往不可能靠一次教研把问题解决掉,这时候可以同课异构或再度研讨。
现在很多老师总觉得自己的教学处在一种闭门造车的状态,裹足不前。很多时候也能想到一些很棒的点子,却不能坚持,因为底蕴不深,且没人探讨而半途而废,思维的火花还没燃起就已经熄灭了。所以,老师还是要创新,要坚持,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执着前行!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